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知遠導讀】本文編自美國海軍分析中心2023年3月15日發布的研究報告:《俄羅斯無人系統在烏克蘭戰場應用研究》。報告著眼于俄羅斯軍方對無人系統的使用,詳細說明了我們期望在沖突中看到的無人系統以及實際出現在戰場上的系統。報告描述了俄羅斯試圖用廉價的民用無人機和外國軍用無人機來應對戰場挑戰。報告主要包括六部分內容:一是簡要介紹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二是分析了俄羅斯無人機軍事戰略以及在打擊關鍵基礎設施方面的應用;三是對俄羅斯軍用無人機在烏克蘭戰場使用情況以及俄羅斯國內無人機供應情況進行了分析;四是從民用無人機的采購、集成、使用等方面,對俄羅斯軍隊運用民用無人機的具體情況進行了闡述;五是對俄羅斯進口伊朗無人機用于烏克蘭戰場的情況進行了分析;六是系統介紹了俄羅斯在烏克蘭戰場投入的地面和海上無人系統。
報告全文約26000字,篇幅所限,推送部分為節選。
俄烏戰爭爆發之前,俄羅斯軍方已經組建了一支多樣化的無人機部隊。其中大多數無人機系統用于執行情報、偵察和監視任務,由于無人作戰飛機設計更為復雜,因此其生產進程落后于情報、偵察和監視無人機。表1列出了出現在烏克蘭戰場的俄制無人機及其職能和作戰范圍。
表1.在烏克蘭使用的俄制無人機
資料來源:海軍分析中心內部數據庫
俄羅斯大多數無人機的主要作用,是為包括俄羅斯國民警衛隊部隊和瓦格納集團(私人軍事公司)在內的俄羅斯地面部隊提供情報、偵察和監視以及戰斗毀傷評估能力。滿足上述功能的無人平臺系統包括Eleron-3、Takhion、“海鷹-10”和“海鷹-30”,以及“扎拉”和“石榴”無人機。截至2022年12月,盡管俄軍無人機的數量所剩無幾,但作戰半徑達120千米的“海鷹-10”無人機仍可以支援俄羅斯迫擊炮、多管火箭系統(MLRS)和炮兵部隊實施目標打擊任務。俄羅斯的戰術情報、偵察和監視任務同樣由民用無人機擔負,稍后將展開論述。烏克蘭的防空平臺和電子戰造成俄羅斯無人機出現損失,俄軍采取替換方式彌補無人機缺口,實現情報、偵察和監視能力成為俄羅斯國防部的優先任務之一。
“海鷹-30”無人機在俄羅斯軍事行動中尤其是在精確制導彈藥使用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憑借其激光指示器測距儀,“海鷹-30”可以為“郁金香”迫擊炮發射的240毫米Smelchak炮彈或火炮發射的152毫米“克拉斯諾波爾”炮彈等制導彈藥精準指示目標。2022年11月開始,俄羅斯媒體陸續發布“海鷹-30”與俄軍火炮協同作戰的視頻,但早在2022年3月,便可以確認俄軍已經使用了“克拉斯諾波爾”炮彈實施火力打擊行動。這表明,在戰爭爆發的最初幾周內,俄羅斯部隊便部署了目標指示平臺。
俄羅斯記者發布的視頻顯示,在“海鷹-30”無人機支援下,俄軍利用“克拉斯諾波爾”炮彈對美國援助烏克蘭軍隊的M777榴彈炮進行了打擊。公開信息來源還表明,“海鷹-30”無人機可以配備8000萬像素的攝像頭、圖像穩定系統以及可以探測通信設備的電子情報設備。在整個俄羅斯部隊結構中,預計“海鷹-10”無人機的數量為數百架,對“海鷹-30”無人機數量沒有準確的估計,總體規模應該很小。
俄制“海鷹-30”性能參數示意圖
俄軍進入烏克蘭時,攜帶了數量有限的中程“前哨-R”和“獵戶座”無人戰斗機。由于參戰數量可能不超過幾十架,因此對俄羅斯最初的軍事行動影響有限。盡管具備進攻能力,但這兩款無人機主要作為情報、偵察和監視平臺使用,尤其是2012年首次部署的“前哨”無人機。在敘利亞的軍事行動以及俄羅斯國內的演訓活動中,俄羅斯軍方對兩款無人機的進攻能力進行了有限規模的測試。6兩款無人機的作戰半徑都超過250千米,雖然在俄羅斯軍隊對抗敘利亞反政府武裝時表現良好,但由于缺乏強大的防御系統,因此很容易受到烏克蘭反無人機和防空系統的打擊。根據俄羅斯國防部的一份媒體信息,在完成初期的進攻作戰任務后,考慮到“前哨-R”和“獵戶座”無人機的初始數量較少,并且如果繼續執行攻擊任務,無人機的數量將會進一步減少,因此,目前兩款無人機僅限于情報、偵察和監視任務。
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使用的其他無人作戰飛機包括武裝型“海鷹-10”無人機和新型Lastochka輕型無人機,二者均具備投擲小型非制導彈藥的能力。“海鷹-10”無人機主要作為情報、偵察和監視平臺,雖然造價低廉且技術尚不成熟,但改裝后可以投擲適量的武器載荷。然而,在2022年5月、6月和7月這段時間內,俄羅斯媒體對無人戰斗機的報道屈指可數。2021年末,俄羅斯首次揭示了“海鷹-10”無人機具備攻擊能力,并提出了通過數百架無人機提升作戰能力的設想。然而,俄烏戰爭爆發的前10個月,“海鷹-10”無人機遭受重大損失后,目前尚未發現俄軍其他類型無人機具備類似能力。
“獵戶座”無人戰斗機的武器庫包括“短號”反坦克制導航空導彈(也被稱為KhBPLA),以及KAB-20制導炸彈。此外,公開資料顯示“獵戶座”無人戰斗機曾在敘利亞攜帶OFAB-100-120高爆炸彈。“前哨-R”無人機的武器庫與“獵戶座”無人戰斗機類似。軍事觀察員指出,KAB-20制導炸彈的打擊精度遠低于土耳其“迷你智能彈藥” (MAM-L)等同類型彈藥。
在撰寫本報告時,有證據表明,俄羅斯一款用于情報、偵察、監視、打擊和電子攻擊任務的高度機密的無人機——Korsar無人機,已部署到烏克蘭戰場,其中一架于11月被擊落。盡管這些無人戰斗機已經出現在戰場上,但俄羅斯并沒有大量生產。
“前哨”無人機性能參數示意圖
盡管俄羅斯軍方提出了Altius“阿爾季烏斯”和Okhotnik“獵人”兩款高空、長續航無人戰斗機的概念,但二者都是正在進行國家測試和評估的單一型號,短時間內投入烏克蘭戰場的可能性不大。由于西方對俄羅斯國防和高科技產業的持續制裁,原定于2023年至2025年批量生產的計劃可能會進一步推遲。“阿爾季烏斯”無人戰斗機原計劃于2021年秋季列裝部隊。“獵人”無人機制造商克倫施塔特公司在莫斯科郊外的杜布納成立了一家工廠,該工廠本應于今年晚些時候上線,從2024年開始全天候生產軍用無人機。有趣的是,“前哨-R”無人機的制造商烏拉爾民用航空公司UZGA并未大幅增加產量以滿足戰時需求。
“柳葉刀-3”巡飛彈
俄羅斯軍方已經在烏克蘭使用了KUB“立方體”和“柳葉刀”巡飛彈(也稱為“神風敢死隊”無人機)。據俄羅斯消息人士透露,自戰爭開始至2022年10月,俄羅斯軍方已使用了數百架“立方體”和“柳葉刀”無人機對烏克蘭防空系統、雷達站和人員進行攻擊。
俄羅斯軍事專家指出,“柳葉刀”等無人機與“海鷹-10”或“扎拉”等偵察無人機協同使用時效率最高。情報、偵察和監視無人機可在更高的高度停留并探測目標,將坐標傳輸給“柳葉刀”無人機的操作員,由操作員手動將無人機引導至打擊位置。截至12月,俄羅斯軍方使用“柳葉刀”無人機的頻率似乎比戰爭開始時更高,消息人士稱,俄國防部已于10月為前線部隊訂購了1500架無人機。有報告表明,“柳葉刀”無人機在打擊烏克蘭炮兵陣地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這些無人機并非無懈可擊,例如,有視頻顯示該類型的無人機會被困于樹林繁茂的地區并無法正常工作。
此外,俄羅斯軍方開始部署國產重型四軸飛行器,包括用于信號中繼的大型無人機。2022年11月,俄國防部發布了一段士兵使用Sibir-1和Griffon重型四軸飛行器的視頻,視頻介紹稱這些攜帶中繼器的無人機,擴大了通信覆蓋范圍,增加了指揮控制能力,提高了部隊的機動性。根據俄國防部的說法,將這些無人機作為通信中繼,不僅可以提高俄羅斯軍隊的通信安全水平和生存能力,同時還能增加難以到達地區的數據傳輸能力。目前尚不清楚這些四軸飛行器中有多少架部署在烏克蘭,以及俄羅斯在戰爭中擴大部署的生產能力究竟如何。與此同時,這些四軸飛行器的出現證明,俄羅斯國防工業綜合體正在適應并提供其地面部隊所需的無人化能力。
最后,俄羅斯軍方正在利用空中無人機進行電子戰,最著名的是將“海鷹-10”無人機作為Leer-3電子戰系統的一部分,用于干擾烏克蘭的移動通信。雖然有證據表明,2014年至2021年間,俄軍在烏克蘭東部軍事行動中積極使用這款無人機,但2022年2月之后,可能是由于數量少或其行動相對保密,這種無人機在烏克蘭戰場的使用情況只公開了幾次。
戰場上的伊朗無人機
戰場上的伊朗無人機為了解決無人機數量不足、能力短缺的問題,俄羅斯軍方已開始在烏克蘭戰場接收和使用伊朗無人機。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媒體聲稱,俄羅斯軍方同時使用俄羅斯制造和伊朗制造的無人機,對不同類型目標實施打擊。
選擇伊朗無人機投入烏克蘭戰場,反映出俄羅斯依靠自身力量難以生產與伊朗數質量相當的巡飛彈無人機。2022年8月下旬,全球新聞媒體對伊朗開始向俄羅斯轉移無人機以及俄羅斯無人機操作員在伊朗參加無人機培訓項目的相關情況進行了報道。美國和西方媒體確認了俄羅斯正在使用的三類伊朗無人機:“沙希德-129”、“沙希德-191”和“遷徙鳥-6”,以及大量“沙希德-136”、“沙希德-131”巡飛彈。上述機型均為伊朗最先進的無人機,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俄羅斯無人系統短缺問題。
據媒體援引外國情報來源的報道,莫斯科和德黑蘭正籌劃在俄羅斯葉拉布加建造一座新工廠,該工廠至少可生產6000架伊朗設計的無人機。雖然尚不清楚生產的具體時間和速度,但這一動作意味著俄羅斯和伊朗兩國的雙邊無人機合作范圍顯著擴大,極可能增強俄羅斯繼續使用伊朗無人機打擊烏克蘭能源和其他關鍵基礎設施的能力。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伊朗已經生產了一系列經過驗證的軍用無人機,伊朗代理人及盟友對不同類型的目標進行了廣泛測試。“沙希德-136”等伊朗無人機的價格也相對便宜,據報道,每架無人機的價格約為20000美元,而且可能很快投入大規模生產。
早些時候,俄羅斯軍方利用研究以色列(“搜索者2”)無人機方面的經驗,將其改裝為“前哨-R”和Zastava無人機,并將其投入烏克蘭戰場。這一做法表明,我們可能還會看到俄羅斯國防工業對伊朗無人機進行逆向工程,但即便如此,俄羅斯在烏克蘭所需無人機產能不足的問題仍然存在。在最近的一份聲明中,美國情報界表示,伊朗已同意向俄羅斯提供多達6000架無人機,其中大部分是沙希德系列無人機,并同意為計劃中的俄羅斯無人機工廠提供設計和技術監督。綜合各方消息來源,俄羅斯訂購的首批沙希德無人機中,多達3/4被烏克蘭守軍擊落,烏克蘭軍方正在適應本國領土上空不斷增加的沙希德無人機。
“柳葉刀”“立方體”“沙希德-131”“沙希德-136”巡飛彈攻擊范圍 數據來源:美國海軍分析中心內部數據庫
德黑蘭的無人機生產能力幾乎全部為國產化,因此,在應對西方制裁方面優勢明顯,這可能是莫斯科較為青睞之處。最近的證據表明,伊朗無人機行業已成功獲取進口的軍民兩用技術,并將相關技術加以調整后用于無人機,這可能是俄羅斯希望效仿的一個主要經驗。隨著俄羅斯國內國防和高新技術行業面臨美國和西方制裁的巨大壓力,源源不斷的伊朗無人機將有助于緩解俄軍壓力。
由于伊制無人機作戰半徑可達數百千米,強大的抗干擾系統和低空飛行能力導致烏克蘭軍隊很難攔截,與俄軍前期的無人機行動相比,這些無人系統能夠更有效地打擊烏克蘭的軍事能力。烏克蘭軍方承認,俄軍利用“沙希德-136”對哈爾科夫地區的裝甲和火炮系統實施了有效打擊。很明顯,這些無人機采取雙機協同模式,一架將敵雷達系統作為攻擊目標,另一架用于打擊敵火炮系統。2022年9月和10月,更多的證據表明俄軍使用了“沙希德-136”巡飛彈,俄羅斯消息人士稱,大量無人機同時襲擊了烏克蘭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尼科波爾的陣地。
此次伊朗向俄羅斯出售的三類無人機中,在伊朗接受訓練的俄羅斯軍隊應該更熟悉“沙希德-129”和“遷徙鳥-6”無人機。雖然“沙希德-129”的作戰半徑比俄羅斯的“獵戶座”無人機更遠,但二者結構相似,因此,俄羅斯受訓人員更容易適應“沙希德-129”的操作。“遷徙鳥-6”在技術特征上與土耳其制造的Bayraktar無人機、俄羅斯國產“前哨-R”無人機相似。
本文來源:知遠戰略與防務研究所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 ——————
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尖兵之翼”永不落幕。高博特自2006年發起、策劃、投資、組織,在相關專業機構支持下成功舉辦了最早的無人機主題會展活動——“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后持續推動無人機技術交流。高博特創新引領最早在深圳、上海、鄭州等地發起舉辦無人系統會展賽飛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國無人系統整體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20年來,高博特始終堅持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的愿景;努力為行業企業搭建產業鏈高端交流平臺,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具體業務范圍涵蓋:信息情報、媒介傳播、會展活動、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詢服務、產品中心等七大服務體系,長期服務于“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
2023年,高博特集買、賣、租、播、展、會、賽、培于一體的新型展廳項目即將啟幕,該展廳旨在從深度對接的層面為各入駐企業一站式解決經營中面臨的各項問題,企業租、賣的產品我們來、企業需要的品牌我們筑、行業頂尖的賽會我們辦、行業急需的培訓我們辦。新的一年,高博特新模式、新服務、新平臺,必將給各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朋友帶來全新的體驗。
更期待2023年4月12日至14日,與您相約“尖兵之翼——第十三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共聚中關村科學城四季科創中心。(詳細內容可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