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平衡技術自主性與全球化合作,強化監管框架,推動應用場景務實落地,才能將“無人機大國”升級為“無人機強國”。
中國一招掐美軍命脈 五角大樓5000架無人機計劃要涼涼?
美媒爆料稱,隨著中國出口管制措施的實施,原定于2026年部署5000架無人機的五角大樓“復制者計劃”恐至少要面臨18個月的延期。五角大樓國防創新部門軍用無人機項目負責人特倫特?埃梅內克說:“中國有能力讓全球無人機產業停擺一年。”
美國福布斯網站20日爆料稱,硅谷的軍用無人機公司因依賴“中國制造”面臨嚴重問題。此前,美國馬赫工業公司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新型軍用攻擊無人機“毒蛇”宣傳視頻時,被人發現使用的小型渦噴發動機是中國制造。德國一市場研究公司指出,中國目前掌控全球近90%的商用無人機市場,并制造大部分關鍵硬件,包括機身、電池、無線電設備、攝像頭和顯示器。
辣評:美國軍用無人機在小型渦噴發動機、電池等領域高度依賴中國供應鏈,暴露了其產業鏈的脆弱性,也凸顯中國在全球無人機產業鏈的統治地位。美國可能加速本土供應鏈建設或尋求其他盟友合作,已到達削弱中國優勢。
央視首次曝光解放軍單兵無人機
近日,央視公開了國產微小型無人機,這種無人機可以無差別配備給班組每一名戰士,使戰士作戰能力得到顯著增強。
這種無人機最大特點就是采用了共軸雙旋翼設計。共軸雙旋翼優點就是體積小、重量輕,飛行穩定性好,懸停性能好。該無人機可以用槍榴彈發射器發射,不需要用自身動力也能升空,降低了能耗,提高滯空時間。這款微型作戰無人機還可以組裝成多旋翼,變成一個4旋翼或6旋翼。
辣評:無人機普及到班組,強化偵察、打擊和戰場信息掌控能力。共軸設計解決穩定性與體積矛盾,低成本發射方式降低能耗,延長任務時間。同時復雜電磁環境下的抗干擾能力、續航時間及可靠性仍需驗證。
全國瘋開2000家無人機駕校 駕校、房地產商來搶飯碗
根據無人機世界獲取UOM平臺數據,截至2025年4月19日,統計到全國共有1996家無人機培訓機構,與2024年8月的數據對比,新增995家培訓機構。平均每月凈增長100余家。據統計,全國1996家培訓機構分布在22個省份,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其中,廣東有160家,江蘇有190家,山東有165家,四川有117家。
根據無人機世界數據分析,其中大部分客戶主要是現有教育資源轉型,比如汽車駕校或者是一些房地產公司希望可以從事無人機培訓相關的業務,另外一些院校也積極的進行校企合作,并且準備相關的實驗室和低空經濟展廳,為無人機專業建設作充足的準備。
辣評:全國無人機培訓機構激增至近2000家,大量傳統行業跨界入場,院校也積極布局校企合作。需警惕市場過熱而實際崗位需求不足,可能引發泡沫。
山西砸錢搞低空經濟,真能賺到錢嗎?
山西省首個綜合性低空經濟示范項目——榆社華艦山河航空飛行營地在云竹湖畔正式啟動,該項目由榆社縣人民政府、華艦航空體育科技(山西)有限公司、山西省航空運動協會聯合主辦。
啟動儀式上,首條數字低空運動航線正式啟用,串聯云竹湖與堯城機場,覆蓋交通、巡護等場景。山河星鏈數字塔臺揭牌并投入運營,依托“5G+北斗”技術,實現全域智能監控,為低空飛行提供精準導航與安全保障。無人機試飛驗證交付基地與培訓基地同步揭牌。
辣評:山西啟動低空經濟示范項目,整合數字塔臺、無人機試飛基地和培訓中心,初期基建和運營成本高,可能短期難以盈利,還需要警惕山區或人口稀疏地區商業化需求不足,可能淪為政績工程。
昆明驚現19.9元無人機 掃碼就能飛,航拍從此白菜價?
由昆明市五華區紅云街道低空應用實踐站聯合云鑫眾通用航空打造的昆明主城區首批共享無人機正式投放。截至4月20日,已有上百位體驗者“嘗鮮”共享無人機,提供掃碼租用、AI智能跟拍、輕松生成成片等一系列便捷的服務。此次投放的機柜配備5架大疆無人機,一架無人機的租賃價格為19.9元15分鐘、39.9元30分鐘。租賃程序簡單便捷,后續還將根據市民和游客需求增加投放。
辣評:昆明推出共享無人機服務,以低價租賃和AI跟拍功能降低航拍門檻,吸引普通用戶。需注意新手操作可能引發墜機、隱私泄露或干擾公共安全。同時設備損耗、保險成本與低價租賃的平衡需長期驗證。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 ——————
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尖兵之翼”永不落幕。高博特自2006年發起、策劃、投資、組織,在相關專業機構支持下成功舉辦了最早的無人機主題會展活動——“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后持續推動無人機技術交流。高博特創新引領最早在深圳、上海、鄭州等地發起舉辦無人系統會展賽飛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國無人系統整體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20年來,高博特始終堅持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的愿景;努力為行業企業搭建產業鏈高端交流平臺,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具體業務范圍涵蓋:信息情報、媒介傳播、會展活動、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詢服務、產品中心等七大服務體系,長期服務于“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