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低空經濟是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發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經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近兩年,多個省份均提出搶占低空經濟新賽道。發展低空經濟,涉及空域管理、飛行計劃審批等,需要有較為完善的起降場(點)布設。
近日,由江蘇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組織編制的江蘇省《低空起降場(點)布設指南》與《低空空域劃設(提報)指南》,由省綜合交通運輸學會以省級團體標準的形式正式發布。這是全國首個省級低空基礎設施規劃布設指南,標志著江蘇省低空經濟發展正式邁入標準化、規范化的新階段。
《低空起降場(點)布設指南》首次構建“四級分類體系”,給出低空起降場(點)布設的原則、方法和流程。起降場(點)分為一級、二級、三級和其他。其中,一、二、三級起降場(點)分別為城市空中交通(UAM)體系的骨干節點、重要節點和一般節點;其他起降場(點)則包括無人機機巢/機柜、車載式和便攜式無人機起降平臺,以及不對公眾開放的起降場(點)等。一、二、三級起降場(點)建議主要服務于低空公共運輸,其他起降場(點)建議主要服務于各類低空特色應用場景。
《低空空域劃設(提報)指南》創新提出“三類空域+四級航線”分類分層體系和設計方法,對真高120米以下W類、300米以下G類和300米以上臨時空域的需求劃設方法提出建議,提高提報效率。結合省內低空空域實際,低空航線實施四級管理,劃分為Ⅰ級(跨省主干線)、Ⅱ級(市域干線)、Ⅲ級(城市支線)及其他航線,基于安全高效的原則,提出航線需求劃設的要素、方法和流程,形成“空域-航線”協同運行網絡。安全創新方面,提出人口密度避讓規則和軍民航剛性避障規則。引入“障礙物限制面”“最低扇區高度”等標準概念,與實際運行結合,提高應用價值。
同時,為落實國家低空空域改革戰略部署,江蘇省于2024年9月啟動低空飛行服務中心建設項目 ,于2024年11月26日經省政府批準正式成立,2025年5月建成啟用。該中心落地建鄴區江心洲低碳產業園,通過搭建省級低空飛行服務平臺和數據中心,實現全省低空飛行服務"一窗口、一網通辦"。
江蘇省低空飛行服務中心主要承擔全省低空空域協同管理、飛行計劃申報審批、運行監控及應急處置等職能。2024年12月30日成功完成首次試運行,驗證了資質審核、空域申請、跨市航線審批等全流程監管能力。
該中心設立以下主要功能模塊:
飛行計劃審批席:負責無人機和有人機的空域申請審核;
軍方協調席:處理涉及軍方空域的特殊審批事項;
動態監控席:實時跟蹤航空器飛行軌跡并發出安全告警;
氣象服務席:提供飛行區域氣象情報保障。
該中心系統平臺包含三維實景地圖、飛行數據采集等子系統,具有以下核心能力:
實時監測全省低空空域使用狀態;
自動化處理跨區域飛行申請(如南京-揚州航線);
侵入危險區域自動告警功能;
航空器飛行畫面實時回傳驗證。
2025年2月,中心完成A類綜合飛行服務站建設,具備通航用戶檔案登記、飛行任務服務、飛行計劃服務、情報服務、氣象服務、應急救援、動態監控及數據管理等8項服務功能。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 ——————
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尖兵之翼”永不落幕。高博特自2006年發起、策劃、投資、組織,在相關專業機構支持下成功舉辦了最早的無人機主題會展活動——“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后持續推動無人機技術交流。高博特創新引領最早在深圳、上海、鄭州等地發起舉辦無人系統會展賽飛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國無人系統整體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20年來,高博特始終堅持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的愿景;努力為行業企業搭建產業鏈高端交流平臺,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具體業務范圍涵蓋:信息情報、媒介傳播、會展活動、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詢服務、產品中心等七大服務體系,長期服務于“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