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7月8日,中央黨報《經濟日報》發文指出, 我國低空經濟發展已形成全面布局,但是從“飛起來”到“用起來”仍面臨諸多挑戰。未來國際競爭格局中,唯有加速技術自主替代、建立規模應用優勢,方能在這一戰略新領域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從產業跟隨到規則引領的轉變。
文章指出,為加快形成更多發展路徑和應用模式,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支撐,創新驅動是根本依托,產業生態是發展動力。具體操作層面,文章提到許多措施,例如:
加快構建多層次起降網絡,在重點城市群優先布局智能化起降平臺;推進低空通信導航體系建設,實現重點區域實時動態監控;強化地面保障能力,在能源補給、維護維修等環節形成全鏈條服務能力;
實施場景培育計劃,對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示范項目提供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環境,通過規模化應用加速產業化進程;
圍繞低空制造、物流、旅游、農業、商貿、教育等重點領域,打造標桿應用場景;加大低空制造產業園、低空服務產業園、低空運營保障產業園培育建設力度,推動產業集聚和成果應用;
......
下面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下:
來源:經濟日報 馮其予
我國低空經濟發展已形成全面布局,但是從“飛起來”到“用起來”仍面臨諸多挑戰。為加快形成更多發展路徑和應用模式,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支撐,創新驅動是根本依托,產業生態是發展動力。
低空經濟正在加速發展,成為新一輪產業競爭的重要賽道。6月份以來,廣東、湖北、天津等多省市上線了低空經濟的核心基礎設施低空飛行服務平臺,為低空經濟發展按下“加速鍵”。
當前,我國低空經濟發展已形成全面布局。國家明確將其納入戰略性新興產業體系,從頂層設計層面加強制度保障。企業創新生態日益活躍,從載人航空器研發到低空服務應用均取得實質性突破,形成從技術研發到場景落地的完整鏈條。市場應用呈現多元化趨勢,新興領域同步拓展,展現產業生態活力。北京、廣州、武漢、蘇州等多地都成立了低空經濟產業基金,各地低空經濟產業基金的總規模已超千億元。
低空產業體系主要包含航空裝備域、新型基礎設施域、平臺域和應用域。雖然我國低空經濟已經展現出巨大的發展潛力,但是從“飛起來”到“用起來”仍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在關鍵核心技術、應用場景普及率、管理體系建設等方面仍有待發展。對比高質量發展要求,需要產學研協同發力,加快形成更多低空經濟發展路徑和應用模式。
基礎設施建設是關鍵支撐。加快構建多層次起降網絡,在重點城市群優先布局智能化起降平臺。推進低空通信導航體系建設,實現重點區域實時動態監控。同步強化地面保障能力,在能源補給、維護維修等環節形成全鏈條服務能力。
創新驅動是根本依托。實施核心技術攻堅計劃,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重點突破動力系統瓶頸。強化系統集成能力建設,推動整機制造、電子通信及運營服務等環節深度融合。深化相關國際合作,參與全球標準治理體系建設。實施場景培育計劃,對符合國家戰略需求的示范項目提供制度創新先行先試環境,通過規模化應用加速產業化進程。
產業生態是發展動力。一方面,加速構建低空經濟產業體系。支持各地根據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等特點,培育低空經濟鏈主企業和支撐企業,打造各具特色的低空經濟產業體系,帶動上下游企業集聚融合發展。另一方面,不斷探索低空經濟新模式新業態。圍繞低空制造、物流、旅游、農業、商貿、教育等重點領域,打造標桿應用場景。加大低空制造產業園、低空服務產業園、低空運營保障產業園培育建設力度,推動產業集聚和成果應用。
低空經濟競爭是對國家科技創新能力與產業鏈整合水平的綜合考驗。未來國際競爭格局中,唯有加速技術自主替代、建立規模應用優勢,方能在這一戰略新領域贏得發展主動權,實現從產業跟隨到規則引領的轉變。
來源:經濟日報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 ——————
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尖兵之翼”永不落幕。高博特自2006年發起、策劃、投資、組織,在相關專業機構支持下成功舉辦了最早的無人機主題會展活動——“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后持續推動無人機技術交流。高博特創新引領最早在深圳、上海、鄭州等地發起舉辦無人系統會展賽飛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國無人系統整體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20年來,高博特始終堅持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的愿景;努力為行業企業搭建產業鏈高端交流平臺,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具體業務范圍涵蓋:信息情報、媒介傳播、會展活動、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詢服務、產品中心等七大服務體系,長期服務于“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