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根據民航局《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和《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南京市政府制定《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年)》,以適應低空空域用戶多元化、低空飛行活動多樣化發展需求為導向,提升我市實現大規模、低成本、安全可控的低空飛行管理和服務保障能力。全文如下:
南京市政府辦公廳
關于印發南京市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年)的通知
寧政辦發〔2024〕35號
各區人民政府,江北新區管委會,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南京市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年)》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7月26日
南京市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行動計劃(2024—2026年)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提升全市低空飛行管理和服務保障能力,根據民航局《低空飛行服務保障體系建設總體方案》和《南京市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4—2026年)》,特制定本計劃。
一、總體思路
立足南京空域和城市特點,統籌發展與安全,逐步建立軍地民協同的低空飛行管理規則和標準規范,持續優化空域和航線劃設,建設完善低空空域數字化管理服務平臺及多層級低空新型基礎設施,以適應低空空域用戶多元化、低空飛行活動多樣化發展需求為導向,提升我市實現大規模、低成本、安全可控的低空飛行管理和服務保障能力,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基礎保障和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2026年,全市形成管理機制運行高效、基礎設施初具規模、場景示范效果明顯、服務保障有力高效的低空飛行管理與服務體系,支撐低空飛行活動順暢開展,促進低空特色融合發展。
低空管理機制安全高效。落實國家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要求,建立省、市、區融合高效的軍地民低空空域協同管理機制,搭建市級低空飛行服務平臺,提升低空飛行服務監管能力,切實保障城市空中交通有序安全運行。通過低空空域數字化、網格化管理,讓低空飛行活動實現“便捷起飛、安全飛行、規模運營”。
基礎設施建設初具規模。逐步完善全市低空飛行地面基礎設施和低空數字智聯網,建成240個以上低空航空器起降場(點)及配套的低空信息化基礎設施,在現有2個通用機場基礎上再規劃建設1—2個通用機場,開通120條以上低空航線。
低空場景示范效果明顯。豐富城市空中交通場景應用,發布場景指導目錄,培育公共服務、生產作業、低空運輸、航空消費四大類場景,具備示范效應的應用場景達到30個以上,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探索打造都市圈試點示范場景。全力爭創低空飛行交通管理有關試點示范。
服務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培育適航審定技術服務能力,建成不少于3個試飛測試場和無人機操控員培訓點,發展檢驗檢測服務機構,研究制定一批低空飛行管理制度規則、標準規范,加快組建低空管理隊伍,全市低空飛行服務綜合保障能力有效提升。
三、重點任務
(一)大力拓展培育城市低空應用場景
政府部門率先推行應急救援、警用安防、交通管理、長江大保護、城市管理巡查、河湖水務管理、自然資源監管、環境監測、氣象服務等公共服務類場景。鼓勵支持農業生產應用、電力及光伏設備巡檢、地理測繪、施工管理、園區景區管理等一批生產作業類場景。大力發展城市空中客運、低空物流等低空運輸類場景。面向消費者提供飛行培訓、空中游覽、航空運動等航空消費類場景,鼓勵各區(園區)率先開展低空消費服務試點,持續拓展各類消費需求場景。設計低空旅游主題線路,打造南部新城大校場跑道公園,環建鄴生態科技島、沿江、跨江等具有南京特色的低空旅游示范場景。
(二)持續開展低空飛行需求調查
發布應用場景指導目錄,定期征集各區(園區)、政府部門和有關企業城市低空場景應用的空域和航線需求,摸清低空飛行需求類型、需求規模與時空分布等特征,形成需求分析報告,為精準劃設空域、航線提供數據支撐。各區明確責任單位,加強與區屬單位和屬地企業對接,協同征集區域內城市低空場景應用的空域和航線需求,定期梳理匯總上報。
(三)編制低空數字空域圖并分批劃設低空空域
推動低空空域全息勘測,會同空中交通管理部門對全市空域進行分層分級劃設,編制全市低空數字空域圖,制作低空目視飛行航圖,建設低空空域數字孿生系統,按規定開放共享低空數字空域圖。加強與相關空中交通管理機構和省有關部門協調對接,統籌推進劃設空域,逐步實現獲批低空飛行空域連片銜接和靈活轉換,滿足“異構、高密度、高頻次、高復雜性”的低空飛行需求。到2026年力爭劃設1500平方公里以上空域,可飛空域由真高120米以下拓展到600米以下。
(四)需求引領推動低空航線劃設
按照“安全第一、需求引領、統籌規劃、使用靈活、綠色環保、合法合規”的基本原則,結合市域空域條件和現狀,考慮各類需求的差異性與共通性,從碰撞風險、通行能力、能耗噪聲和居民隱私等方面綜合評價,形成平衡兼顧、靈活兼容的低空航線近期規劃,獲批后共享航線情報信息。到2026年開通航線120條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