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兩個百億”無人機項目 這個市究竟有哪些吸引人
來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
|
發布時間: 2021-04-30
|
10620 次瀏覽
|
分享到:
兩個百億”,為自貢的“飛天夢”插上騰飛的翅膀,從“做鹽”到“做無人機”,千年鹽都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中.....
2018年,四川自貢成立航空產業園區,自那之后,航空產業成為自貢的招牌產業,政府也不斷在助推自貢航空產業的發展,先后簽約順豐大型物流無人機川南運行基地、騰川大型無人機生產基地等項目,近日,自貢又有了大工程。
4月26日,成飛自貢無人機產業基地項目簽約儀式暨投資推介會在成都舉行,航空工業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成飛”)與自貢市人民政府簽訂協議,雙方將充分立足各自比較優勢,攜手打造國內最大無人機產業基地,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建成后無人機年產值100億元以上,為推動四川航空產業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提升四川航空產業位勢能級增添新動能。
“兩個百億”,為自貢的“飛天夢”插上騰飛的翅膀,從“做鹽”到“做無人機”,千年鹽都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中,演繹著一個全新產業“從無到有”“一步登天”的傳奇,推動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
在自貢市委主要負責人看來,此次雙方合作共建國家級無人機產業基地,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航空工業與地方經濟,深度融合發展的共同愿景,是融入新發展格局、推動四川厚植經濟腹地優勢的共同責任。
分三期布局
建成后年產100架以上大型無人機
4月27日,剛從成都趕回來的貢井區委副書記、自貢航空產業園區管理服務中心主任劉杰又投入緊張的工作中,“時間緊,任務重,6月首架無人機總裝下線,9月實現首飛,只有擼起袖子加油干?!?/span>
劉杰所言不虛。根據協議,項目以“構建無人機全產業鏈”為目標,分三期在自貢航空產業園布局無人機試飛、調試、總裝、部裝、零部件制造、3D打印、工藝輔料生產、培訓及維修等產業。
項目一期加快建成總裝試飛能力,包括建成長2500米、寬40米臨時起降場地及其飛行保障條件附屬設施、設備,布局建設無人機試飛、整機噴漆、總裝、部裝、交付、培訓及維修等能力;二期完善產業功能,包括完成部裝能力建設,加快推動試飛、總裝、部裝全面達產;推動無人機系列零件加工、增材制造、工業輔料等專業能力發展;三期全面建成無人機產業基地,包括推動建設長3600米、寬60米飛行跑道及其飛行保障條件附屬設施設備;同步完善總裝、部裝、零部件能力建設;持續吸引航空制造類企業入園集聚發展等。
按計劃,6月首架無人機總裝下線,9月實現首飛,項目建成后將年產100架以上大型無人機。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自貢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59.83億元,同比增長16.%,其中,航空航天器及設備制造業增長110%,展現出產業發展的強勁勢頭。
以無人機產業基地項目為引領
加快走出轉型升級新路
當前,無人機在軍用和民用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航空工業集團在全國無人機行業具有領先地位,創新能力強、產業聚集拉動作用高。
航空工業成飛作為我國航空武器裝備研制和出口的主要基地,自貢是全國首批、西南唯一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四川低空空域協同管理空域中面積最大、高度最高的協同空域,航空產業發展三大集聚區之一。
更重要的是,自貢航空產業園的承載能力達8平方公里,擁有川內首個獲批、首個建成的A1類通用機場—自貢鳳鳴通用機場,具備完善的機場配套和較強的承載能力。
特別是去年以來,自貢堅持把航空產業作為“再造產業自貢”的重要板塊,依托優良的空域環境、充足的承載能力和獨特的政策優勢,為航空工業成飛及其配套企業提供良好基礎條件。
一拍即合。自去年9月航空工業成飛與自貢簽署框架協議以來,打通“成都一自貢”試飛空域,實現靶機首飛,今年2月進一步明確合作事項,為此次項目簽約奠定堅實基礎。
自貢把無人機產業基地項目作為引領性工程,作為全面落實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重大戰略部署,緊密對接全省“5+1”現代產業體系,推動“一極兩中心兩地”建設的重要舉措,為川渝培育世界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提供強勁動力;是再造產業自貢的重大突破,依托龍頭帶動、促進產業聚集、提升比較優勢,加快走出老工業城市轉型升級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