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技術不斷升級標準體系也將逐步完善
植保無人機屬于新興產業,日后其安全性、智能化、自動化、作業質量等技術還會有新突破,必然會對植保無人機作業質量、效果等方面提出新的要求,這也就是說,此次標準的制定不會是一成不變的。
“植保無人機技術在進步,標準有時就會落后,需要進行修訂完善。植保無人機機型多樣,在規定植保無人機通用性要求時,常常難以采用統一的標準,而具體采用哪種指標,這都需要深入考量。加之,可借鑒的指標和試驗方法不多,所以在標準制定時許多試驗方法和效果評價需要創新設計,加強驗證工作,這些都增加了植保無人機標準制定工作量。”薛新宇說,這個標準制定工作只是開始,日后還要對植保無人機施藥技術規范、質量操作規范、培訓規范等內容進行規范,從而形成植保無人機標準體系。“標準體系的建立需要結合植保無人機近期的迫切需求和遠期的系統規劃,使植保無人機標準體系得以不斷補充完善。”
“標準工作的制定是一步一步來的,它在實施過程中是否適用也會逐漸顯現出來。”楊林同樣也認為,植保無人機技術日益成熟在所難免,今后對標準進行修改很有必要,而標準中一些具體數據設定都是需要經過專家、企業代表反復討論,才能進行修改。
日后在對標準進行完善時要關注哪些方面的內容呢?在何雄奎看來,任何一項標準的出臺,一定是建立在多次試驗的基礎上,要有可靠的數據作支撐;在對標準進行完善時,還要考慮規范植保無人機作業效果、質量等一些關鍵要素。同時,他也強調,截至2017年底,我國植保無人機企業已經發展到277家,因此一定要多征求企業的意見。
“當然,任何標準都不具備‘包打天下’的功能,我國植保無人機要實現健康、有序發展,還要繼續深入研究植保無人機低空低量施藥技術、培訓專業高水平人才;優化植保無人機施藥技術,促進農藥的高效安全使用等。”何雄奎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