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2012 年11月9日,由高博特公司主辦的“領先接觸—航空航天高效加工技術交流會”(簡稱高效加工交流會)在海口成功閉幕了。此次交流會的舉辦,圍繞“高效加工技術”這一主題,采取全新的會議形式,為廠商和用戶提供了良好的溝通平臺,達到了讓全體與會人員滿意的良好效果。
會議形式創新為交流創造條件
從座位設計上,歷屆的航空航天交流會均采用課堂式的交流方式,這種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針對這一狀況,高效加工交流會主辦者設計了全新的會議形式,將4張會議桌拼成一長桌,9人一組,分別坐在桌子的兩側和一端。這種擺放,方便代表走動,相互交流,這種會議形式集提問、討論、探討于一體,代表們表現活躍、各抒己見。
會議議程上,特別設立自我介紹和小組展示環節,通過這一環節,代表之間迅速相識,團結協作,實現活躍的交流效果。
互動交流方面,采用提問有重獎的方法。通過這種會議的創新模式,創造了輕松愉悅的交流氛圍,鼓勵了與會人員發言積極性。與會人員之間實現從認識到了解到溝通到交朋友的快速轉變。
權威講座加強了行業信息溝通
針對此次參加單位百分之八十為航空航天行業這一特點,組織者特意安排了各種系列的講座。包括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研究員何魯林的《樹脂基復合材料的成型及加工技術》講座,北京衛星制造廠研究員級高工周世平的《產品設計工藝性評估、DFMA方法和準確度分析》講座,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范玉青的《大型飛機構件的制造和高效加工》講座,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的副教授張磊《400MN航空模鍛液壓機的研制及鋼絲纏繞技術在重型裝備中的應用》講座等。
實名制操作使會議效果顯著增強
本屆高效加工交流會采用全程實名制。無論是工作人員還是參與者,都會得到印有自己名字的胸卡,在整個會議期間,每一個單位代表都有特定的座位安排。這充分體現了組織者對每個會議參與者的充分尊重。此次的交流會信息量龐大,不但有83家單位參與了交流會,還專門舉行了三門峽中原量儀測量技術專場交流會,通過會議成功召開最后征集到行業論文18篇,經過專家審稿錄用13篇,這些都大大提高了與會代表的滿意度。
領先接觸—航空航天高效加工技術交流會已完美閉幕了,這是組織者主辦的第五屆航空航天高效技術交流會,組織者期待下一屆的航空航天加工技術交流會的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