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叫隨飛!無人機“巡路員”上線啦!
來源:尖兵之翼
|
作者:通航圈
|
發布時間: 2021-03-26
|
10500 次瀏覽
|
分享到:
立交橋下不遠處的綠化帶旁,一名身穿制服的交通執法員和一名 " 飛手 " 正在監控無人機傳回的實時畫面....
▲無人機巡查提升監管效率。
除了道路巡查,其實,橋梁邊坡巡查才是無人機 " 大顯身手 " 之地。徐丹表示,這是道路巡查中人工流程最為繁瑣的一項,巡查目標離地 50 米以上需封閉車道,并架設設備、借助橋檢車進行作業,成本高、效率低、危險系數高、且難以獲取準確的病害數據。通過無人機巡查,在專業工程師指導設定飛行軌跡參數后,就能快速響應," 隨叫隨飛 "。比如沿沙河西路(百旺花卉市場路段)邊坡巡查,全過程僅需約 20 分鐘,大量節約時間和人工成本,還能幫助巡查員規避危險環境。
5G 實時傳輸清晰畫面,后臺建模精確至厘米
除了巡路快,還能巡路準!利用 5G 技術保障精確度是無人機的另一大優勢。記者了解到,由于深圳已覆蓋 5G 技術,無人機加裝了 5G 模塊。結合 5G 技術數據傳輸速率快、網絡延遲低等特點,可實時獲取高清影像,并通過對視角、方位等在線調整 , 實現全方位、多視角、無盲區監控,實現突發事件應急指揮的 " 前端哨兵 " 功能,輔助后臺工程師對緊急病害快速識別定位。
▲工作人員根據無人機回傳的實時影像通過 3D 建模還原路況。
獲取高清影響后,再通過圖片擬合模擬功能,可實現邊坡、橋梁等結構三維仿真建模,建立虛擬現實模型。通過后臺工程師逐一校對,輸出病害數量及厘米級尺寸、長度、高差、面積等數據。比如邊坡坍塌范圍、排水溝堵塞情況等,進行無死角、厘米級定位,為后續準確、高效修復病害提供數據支撐。
南山管理局表示,接下來,將進一步研討 " 無人機 +5G" 技術成為道路設施巡查及應急快速巡查的重要輔助手段的可行性,深挖無人機在道路設施巡查領域中的應用,進一步研究無人機巡查技術、優化軟硬件,以及普及使用的可行性。同時,探討無人機自動機坪、AI 識別等新興技術在道路巡查的運用,爭取實現無人機無人值守自動巡查,進一步提高道路設施巡查工作的智能化、自動化、高效化和精細化水平。
敬請關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