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經國務院批準,8月18日,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七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召開。
大會自2015年創辦以來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的親切關懷與指導,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大會發來賀信,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對大會作出批示,劉延東副總理出席大會開幕式及相關活動。這是中國機器人領域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國際元素最豐富的國際會議。
2022年第七屆世界機器人大會將迎來新篇章。深耕無人機領域多年,備受行業矚目的十一屆“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將作為世界機器人大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與各位新朋老友見面。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尖兵之翼”已經走過了十六載春秋。在這十六年里“尖兵之翼”經過不斷地積累學習,至今已然成為目前我國無人機領域內舉辦最早、規模最大、學術水平最高、參展人數、參展企業最多的無人機專業盛會。通過大會報告、學術交流、展覽展示、商務洽談等環節,全方位、多角度、多形式的展現當前國內外無人機行業的整體發展成就,得到了業內外人士廣泛的認可和好評。
近些年,得益于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無人機行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各種航拍、測繪、遙感等專業機型如過江之鯽、層出不窮。各大廠商都在比拼誰的產品可以飛得更快、飛的更遠、看的更清晰……
但是,從應用場景方面來看,這些研發思路還是略顯單一,可以和環境進行深度交互的機型還是相對較少,大量無人機企業還是將目光聚焦在巡航、航拍、測繪等領域,而這些從根本上來說解決的其實都是“看”的問題。近些年,隨著大量企業的涌入,目前無人機“看”的市場正在逐步縮小。在市場飽和后,無人機行業想要獲得更進一步發展,又該向哪種方向延伸?或許,本次世界機器人大會可以為我們提供一個全新的思路。
眾所周知,機器人從誕生伊始就是為了輔助或者代替人類完成危險、繁重、復雜的工作。簡而言之,就是盡可能的幫助人們解決“做”的問題。無人機想要在“做”上下功夫。與智能機器人聯手無疑一個很好的發展方向。
作為一種新型的機器人,空中作業機器人既擁有無人機快速空間移動能力也能發揮機器人的精確操縱能力。簡單來說,空中作業機器人其實就是為智能機器人插上了一雙翅膀,讓作業機器人不在拘泥于地面。讓智能機器人可以更好地擺脫空間的桎梏,拓展無人機應用的新場景,幫助無人機行業實現從“看”向“做”的跨越。
以本次展會推出的滅火型偵察機器人為例,履帶式的行進機構雖然可以實現復雜地形的跨越和災情的偵查,但是與無人機相比,陸地機器人不論是在機動能力方面還是偵查范圍反面都要遜色很多。所以,在未來這種兼具無人機和作業機能力的空中作業機器人必然可以拓寬無人機應用的場景,打破人們對于傳統無人機的認知,幫助無人機從飛行相機向飛行操縱手轉變,真正實現讓無人機從“看”到“做”的跨越。
在人工智能高速發展的新時代,在首都北京,當創領空中機器人的“尖兵之翼”遇上全球頂尖的“世界機器人”,會擦出怎樣的智慧火花?
讓我們相約8月18-22日,北京亦莊見!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