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近一段時間,由于烏克蘭危機特別是烏方不斷要求美國向其援助高機動火箭炮系統,使得火箭炮這種武器再次引起人們的關注。火箭炮具有發射速度快、火力猛烈、機動性強等特點,可以打擊多種目標,是現代炮兵的主要火力壓制武器之一,被稱為戰場上的“終結利器”。
世界上第一門現代火箭炮是蘇聯1933年研制的BM-13型火箭炮,后來被命名為“喀秋莎”。“喀秋莎”火箭炮1939年正式裝備蘇軍,1941年8月首次投入實戰。因其給敵人造成了精神上的巨大震撼,給德國軍隊造成慘重傷亡,所以德軍士兵稱之為“鬼炮”。
“喀秋莎”在蘇德戰場上的優異表現,讓世界各國紛紛開始重視研發列裝火箭炮。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火箭炮逐漸成為各國陸軍火力壓制武器的“標配”。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世界各國都從射程、打擊精度、可發射彈種等方面入手,加快火箭炮的研制步伐,其中較為典型的是俄羅斯研制的“龍卷風”和美國研制的“鋼雨”。
“龍卷風”火箭炮全稱為BM-30式300毫米火箭炮,是俄羅斯研制的第三代火箭炮系統。該型火箭炮系統是目前俄軍裝備的口徑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多管火箭炮系統,其特點是射程遠、精度高、射彈覆蓋面積廣、威力大。該型火箭炮發射車具有全輪驅動能力和中央輪胎壓力調整系統,具有良好的越野機動能力。
“龍卷風”火箭炮可發射帶破片殺傷子彈藥的集束式火箭彈、帶可分離戰斗部的殺傷爆破火箭彈和帶自動瞄準子彈藥的集束式火箭彈。一門火箭炮一次齊射12枚火箭彈僅需38秒,共拋出864枚子彈藥,可產生殺傷人員破片25.92萬個和攻擊輕型裝甲目標的破片8.64萬個,對有生力量的覆蓋面積為67.2萬平方米,對輕型裝甲目標的覆蓋面積為10萬平方米。
“鋼雨”火箭炮全稱為M270式227毫米多管火箭炮。海灣戰爭中,美國研制的M270被稱為“方格終結者”,它能將標準軍用地圖上一個方格地區(1平方公里)內的有生力量完全摧毀。該型火箭炮自動化程度高,可獨立遂行作戰任務,其最大特點是既可發射火箭彈,又可發射戰術導彈,是一種“彈箭結合”式武器。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火箭炮也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很多代表未來趨勢的新型火箭炮相繼問世。
通用性更強。巴西研制的阿斯特羅斯II型火箭炮,可以安裝SS-40、SS-60、SS-80等多種口徑火箭彈發射箱,并根據需要配備多種戰斗部。憑借這一特點,該型火箭炮成為巴西對外軍售的“明星”。
機動性更好。俄羅斯研制的新一代火箭炮“狂風-S”,采用8×8軍用卡車底盤,機動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使其轉移陣地的時間大大縮短。
準確性更高。以色列在研制新型火箭炮的過程中,為火箭彈加裝了彈道修正系統。該系統可與指揮部進行數據交換,及時修正火箭彈飛行彈道,從而提高射擊精度。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