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這些是現在可以扭轉戰局的武器嗎?”對此,德媒一篇文章認為,可以從原則上給出否定的回答。某型榴彈炮、某款無人機,或某種多管火箭炮是沒法扭轉戰局的。這些武器在烏克蘭戰場也確實沒有起到這種作用。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2月26日發表題為《沒有“神奇武器”——以及從戰爭頭一年中得出的其他教訓》的文章。全文摘編如下:
由于在遠距離具有極高的命中精度,“海馬斯”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被貼上了“神奇武器”的標簽。但它之所以取得了輝煌戰果,也在于俄方的失誤:大型的彈藥集中存放點提供了完美目標,讓精確打擊可以獲得巨大戰果。如果俄軍從一開始就以分散且更為機動的方式組織后勤鏈,那么“海馬斯”命中造成的損失會小得多。此外,俄軍指揮架構也經常妨礙部隊作出即時響應,使之無法成功定位“海馬斯”并對其進行打擊。
那么,“海馬斯”之所以這么好用,是因為俄羅斯的偵察太差嗎?是,但也不全是。一種武器能否充分發揮效能,關鍵取決于兩個因素:它是不是被用對了?即它是否由經驗豐富的士兵操作,是否瞄準了讓它可以發揮特長的目標?第二個因素是,敵人是否掌握了克制這種武器的手段?這兩個因素與武器本身的性能一樣重要。
01 最重要的是聯合作戰
現代軍隊必須具備在全維度作戰的能力,所謂“全維度”,即天空、陸地、海洋、太空、計算機網絡和電磁場。不過,僅僅能夠在所有這些領域利用裝備展開作戰行動是不夠的。決定戰斗勝負的是,能否聯合運用各種不同力量,北約將這種多兵種聯合作戰稱為“多領域作戰”。
一場完美執行的“多領域作戰”應該是這樣:一個主戰坦克營在前進,步兵戰車中的裝甲擲彈兵在其兩翼追殲敵方步兵。防空火力使戰車不受空中威脅。火炮從后方轟擊敵人的前沿地,為進攻部隊炸開一條路;一支電子戰部隊在干擾敵方通訊,并向敵方士兵的手機發送短信,要求其立即投降。
倫敦國際戰略研究所的軍事專家弗朗茨-斯特凡?加迪稱,俄烏雙方都沒有掌握多兵種聯合作戰。要想使其成功,一方面在于訓練,必須通過聯合訓練來建立各兵種之間的信任和行動規程。另一方面,技術系統必須相互兼容。
加迪說:“在未來武裝部隊的架構中,我們需要的是混合性。”PzH-2000自行榴彈炮、“獵豹”或“豹”-2這種傳統但可靠的武器系統要與無人機和其他技術先進的系統搭配使用。
02 需要更多預備役部隊
從這場戰爭中高昂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可以推斷出,在未來國家之間的高烈度戰爭中,最精銳的部隊也會很快遭到重創。烏克蘭在戰爭的頭一年可能損失了12萬至13萬軍人。不過,它仍有一支9萬人的有戰斗經驗的預備役部隊。這些人在過去5年內曾在軍中服役,而且烏克蘭實施的是普遍征兵制。
相比之下,德國聯邦國防軍情況不妙,其預備役部隊目前約有3.1萬人,且“幾乎不訓練”。加迪分析稱:“在遭到俄羅斯現在對烏克蘭發動的這種進攻時,其他北約國家也撐不了多久。”他認為英國軍隊、波蘭人或法國人都做不到。“原因很簡單,這些國家的軍隊都沒有烏克蘭所擁有的那種預備役部隊。”
03 不過度依賴私人公司
當俄羅斯通過計算機網絡攻擊使烏克蘭軍隊的衛星網絡癱瘓時,“星鏈”出手相助: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以其衛星網絡替換了故障系統,使烏克蘭指揮體系免于崩潰。
但基輔軍方在從私人衛星網絡中獲得高收益的同時,也面臨著高風險。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總裁格雯?肖特韋爾在一場航天會議上宣稱,建立“星鏈”的初衷不是用作武器。自那時起,這種支持是多么脆弱就顯而易見了。去年秋天,該公司限制“星鏈”應用增加了烏克蘭發動進攻行動的難度。烏克蘭在軍事上對該公司的依賴砸了自己軍隊的腳,顯示出與私營公司的這種合作是多么脆弱。在極端情況下,私營公司謀求的利益并非其服務的軍隊的利益。
此外,成千上萬臺“星鏈”設備的運行之所以在烏克蘭卓有成效,是因為“星鏈”在波蘭、愛沙尼亞和土耳其設有地面站。也就是說,這家公司在戰區以外北約領土的避風港運作。但在未來北約可能參與的兩個強國之間的戰爭中,這種情況是不存在的,屆時聯盟領土內將沒有安全之地。加迪警告稱,不要在未來的強國戰爭中過度依賴商業部門提供的技術支持。
04 戰爭進程不可預測
只有少數專家認為烏克蘭有不敗的希望,因為俄羅斯武裝力量在人員、物資和機動性方面似乎更勝一籌。多數專家的分析也是對的:俄軍的火力、補給能力、后勤體系——所有這些都優于烏軍。但在2022年2月,幾乎無人料到:俄羅斯將在戰爭的最初幾周內犯下影響深遠的戰略錯誤,會讓俄軍在烏克蘭人的防御戰中遭到重創。
現在看來,似乎從一開始就能看清烏克蘭能夠抵擋住這次襲擊。但這種假設也是錯誤的。因為各級部隊的戰斗力總是受到外部因素的制約——無論是天氣還是意外。可意外往往決定了戰場上的一次失誤能否演變成決定戰局走向的動因。
總之,許多可能影響某方勝負的個別因素是可以提前評估的,但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是永遠無法預測的。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