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10月14日,在離長沙城區不到50公里的紅色熱土——開慧鎮,為期7天的“逐夢空天 共赴新程”2023年中國國際飛行器設計挑戰賽總決賽啟幕,精彩的航空盛宴上演,讓市民和游客在家門口“沉浸式”感受通航魅力。
繼2019年長沙開慧通用機場成為標準A2類通用機場后,這場國家級頂尖賽事為長沙縣加速推進通航產業發展壯大又提供了優秀示范樣本。
2020年,湖南成為全國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拓展省份;2022年9月,長沙縣、長沙自貿臨空區在國內率先提出打造“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第一城”概念,國內一大批無人機研發制造企業紛至沓來;2023年1月31日,湖南首家“141部航校”成功落戶……2022年以來,長沙自貿臨空區圍繞通用航空主導產業,引進臨空偏好型項目80余個,總投資550億元。
“長沙縣、自貿臨空區將持續加大產業扶持力度,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提高服務質量效能,推動通用航空產業快速發展。”2023年10月17日,在通用航空產業發展論壇上,長沙經開區黨工委書記、長沙縣委書記、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臨空黨工委書記付旭明向企業家發出誠摯邀請。在當天的論壇上,長沙自貿臨空區作專題招商推介,2個通航產業項目現場簽約。
借助自貿創新新機遇,長沙縣、長沙自貿臨空區勇扛使命擔當,乘“機”騰飛向云端,全力沖刺通航及無人機萬億級“新藍海”。
占風口 具備率先發展黃金機遇
通用航空產業是新興高端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業內人士分析,通用航空產業效益產出比是1∶80,技術轉移比1∶16,就業帶動比是1∶12。通用航空被視為“又一個萬億級產業”和下一輪產業升級的新亮點。
一條條航線的延伸,飛機在騰空,臨空在騰飛。通用航空已成為長沙自貿臨空區的主導產業之一,發展通用航空產業,這里優勢諸多:
——創新引領,湖南是全國第一個全域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省份,同時具備北斗技術創新核心策源地優勢,在規則制定、基礎配套、市場開拓、運行服務等方面催生出12項全國第一的改革成果。省委、省政府全力支持長沙自貿臨空區聯動省內機場資源,加快發展無人機物流、無人機作業與培訓、城市空中交通、通航機場運維等新業態,加速釋放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紅利。
——交通優越,擁有“空、鐵、陸、磁”多式聯運立體交通體系。黃花國際機場通航國內外近150個城市,開通國際貨運航線19條,是中西部地區覆蓋東盟和RCEP國家最多的機場。武廣、滬昆、渝長廈等高鐵在這里呈“米”字形交錯,輻射全國8億多人口。10余條高速和干道在區域內縱橫交錯,地鐵6號線貫穿全區。
——平臺疊加,轄區匯集了“自由貿易試驗區”“臨空經濟示范區”“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加工貿易產業園”五大國家級平臺,是五區疊加核心、交通樞紐中心、開放門戶軸心的“三心之區”。同時,這里也是湖南打造“全球研發城市”戰略的重要平臺。
……
談及打造“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第一城”的底氣,中國(湖南)自由貿易試驗區長沙片區臨空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孟立祥表示,通過努力打造通航產業的良好生態,一定能夠吸引更多企業關注長沙臨空、投資長沙臨空,帶動通航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在長沙自貿臨空區加速集聚。
聚產業 乘勢而上引發“聚變效應”
“當初入駐長沙自貿臨空區,我們看重的就是這里的交通區位優勢、良好的產業基礎以及優渥的營商環境。”作為國內第一個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的無人機企業,2022年落戶長沙自貿臨空區的長沙億航天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城市空中交通、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行業的領軍者。該公司負責人表示,億航期待在長沙等更多湖南的城市布局發展,讓以無人駕駛飛行器為核心載體的空中交通“生根發芽”。
記者了解到,長沙自貿臨空區提出打造“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第一城”目標后,不到兩個月時間,國內眾多無人機研發制造企業紛紛與園區聯系,重點洽談通航及無人機產業項目30余個,總投資近200億元。
主動作為,方能贏得發展。成立無人機產業招商攻堅小組,捋清思路,確定“以無人機為特色”的產業發展方向,印發了長沙自貿臨空區無人機產業創新發展行動方案……一系列務實舉措,引得省內通航產業龍頭骨干企業——省通航公司,無人機行業上市第一股——億航智能,國內飛行培訓頭部企業——蔚藍航校,省內首家飛行模擬企業——湖南鴻翼等知名企業紛至沓來.。如今,長沙自貿臨空區在引發“聚變效應”,加速形成一個配套產業鏈、商業價值鏈、應用生態鏈和要素創新鏈齊全的通航產業生態圈。
展未來 貼心服務助推高質量發展
基礎保障能力是低空經濟發展的穩心劑。
長沙自貿臨空區加速無人機全產業鏈集聚,已規劃約3000畝通航及無人機產業園,建成數十萬方物業,各類產業配套要素齊全。機場西側已預留數百畝土地用于開展通航維修交付、客改貨等業務;機場北側已基本建成通航基地,可開展短途運輸、MRO、無人機試驗、試飛及支線物流運輸業務……
通航產業的快速起飛,離不開政策護航。園區擁有完善的政策體系,可從場地租金、稅收獎勵、金融支撐、人才引進、飛行補貼、市場采購等為落戶企業提供全方面支持。同時,在省、市、縣三級大力支持下,園區出臺了自貿政策類、臨空經濟類、總部經濟類、通航產業類、人才政策類、綜保政策類等一系列優惠政策,重大項目可“一事一議”。此外,園區還分別組建規模30億元的地方產業引導基金和10億元省級通用航空產業投資基金,設立了國貿投資平臺,助力通用航空企業的投融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