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的歷史沿革 (一)
來源:國防科技工業
|
作者:張 元
|
發布時間: 2021-04-19
|
15607 次瀏覽
|
分享到:
認真分析研究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的歷史沿革及表現出的特點規律,對于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
03 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的改革轉型(1978—1998年)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辟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新紀元,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也進行了一系列調整改革,到 20 世紀 90 年代末,初步形成與市場經濟模式相適應的管理體制。
70年代末,我國國防科研生產管理總體的分工為,國防科委主管尖端武器裝備生產研制,國防工辦主管常規武器裝備生產研制,同時分口管理國務院系統二至八機械工業部。此后,為加強對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的統一領導,1982年5月,以國防科委為基礎,由國防科委、國防工辦、中央軍委科學技術裝備委員會辦公室合并組成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同時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簡稱國防科工委)。國防科工委隸屬中央軍委建制,受中央軍委、國務院雙重領導,是中央軍委統一管理全軍國防科學技術工作的領導機關,也是國務院統一管理所屬各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部門(核工業部、航空工業部、兵器工業部、航天工業部)的領導機關。1993年,國務院啟動新一輪機構改革,國務院序列內繼續保留國防科工委,由國務院、中央軍委雙重領導,歸口管理軍民結合的專業公司(由機械工業部、航空航天工業部、核工業部轉變而來的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中國核工業總公司、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中國航空工業總公司、中國航天工業總公司),各專業公司由行政部門轉為國務院直屬經濟實體。1998年3月,第九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批準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決定以國家計委國防司為基礎,將原國防科工委管理國防工業的職能、國家計委國防司的職能以及各軍工總公司承擔的政府職能合并,組建新的國防科工委,由國務院直接領導。核、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工業五大軍工總公各自一分為二,改組為十大軍工集團公司。各集團公司在國家計劃中單列戶頭,行業管理由新的國防科工委負責。同時,國家航天局、國家原子能機構也歸新的國防科工委管理。
04 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的調整完善(2000年-)
進入21世紀,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以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為目標,以推進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為重點,按照市場經濟發展要求,對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進行了一系列調整和完善。
2008年3月,國家開啟了新一輪機構改革,整合國家發改委的工業行業管理有關職能、國防科工委有關職能以及信息產業部和國務院信息化工作辦公室職責,組建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簡稱工信部),同時撤銷國防科工委和信息產業部,在工業和信息化部建制下設立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國防科工局負責武器裝備科研生產重大事項的組織協調和軍工核心能力建設,并承擔起國家航天局和國家原子能機構的職責,管理核、航天兩大行業。這次調整改革對推動我國信息化和工業化融合,推進高新技術與傳統工業改造的結合,具有里程碑意義。(武警指揮學院)
敬請關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