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習近平總書記關心由來已久!
來源:尖兵之翼
|
作者:高博特
|
發布時間: 2021-04-26
|
9369 次瀏覽
|
分享到:
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講話、指示如此之多,充分體現了對黃河保護的高度重視.....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 更是中華民族文明的源頭之河
黨的十八大以來
習近平總書記滿懷對母親河的赤子之情
多次深入黃河沿線考察調研
每到一個地方
都對各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治理提出
明確要求
為各地高質量發展指明方向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
千秋大計
更是習近平總書記始終心系的大事
2014年3月,總書記到河南蘭考縣調研時,專程前往黃河最后一彎的東壩頭鄉張莊村考察;
2016年7月,總書記考察寧夏時,要求沿岸各省區都要自覺承擔起保護黃河的重要責任,堅決杜絕污染黃河行為;
2016年8月,總書記在青海調研時指出,“中華水塔”是國家的生命之源,保護好三江源,對中華民族發展至關重要;
2019年8月,總書記在甘肅調研時指出,要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推動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2019年9月18日
在河南考察調研的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于鄭州的黃河國家地質公園。他憑欄而立,遠眺滔滔河水奔騰東去、
總書記在河南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國家戰略,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更加注重保護和治理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2020年1月3日,總書記在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強調,黃河流域必須下大氣力進行大保護、大治理,走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路子;
2020年4月,總書記在陜西考察時指出,要推動黃河流域從過度干預、過度利用向自然修復、休養生息轉變;

習近平在山西考察。新華社記者 李學仁 攝 2020年5月,總書記在山西考察時指出,要推動山西沿黃地區在保護中開發、開發中保護;

習近平在寧夏考察調研。新華社記者 鞠鵬攝 2020年6月,總書記在寧夏視察時指出,要明確黃河保護紅線底線,統籌推進堤防建設、河道整治、灘區治理、生態修復等重大工程,守好改善生態環境生命線;
2020年8月27日和31日
總書記先后主持召開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黃河流經9個省區,長達5400多公里,黃河流域面積接近80萬平方公里,2019年人口總量為3.24億,是國家重要的經濟帶、也構成了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地位,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事關全局、影響千秋。
大河之水曲折百回 終入海!
總書記對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講話、指示如此之多,充分體現了對黃河保護的高度重視,也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指引和遵循。
“保護母親河”已成社會共識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