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有效從事維穩工作。發展應對灰色地帶沖突和城市規模戰爭的能力,通過嚴謹可靠的模型預測敵對行動,并支持美軍消除威脅和投送兵力。例如,“班組X”項目,加速將新技術集成到輕量級系統中,為復雜環境中的步兵班組提供前所未有的感知性、適應性和靈活性,使士兵更直觀地理解和控制復雜任務環境。
基礎性科技研究。探索針對當前和未來戰備挑戰的“跨越式”解決方案,開發前所未有的軍事能力,確保美軍擁有最先進的技術。例如,DARPA啟動了電子復興計劃,未來四年計劃投入數億美元,廣泛聯合大學、軍工企業和商業企業,開展先進材料、電路設計工具和新系統架構方面的基礎研究;安全基因項目,獲得對基因編輯技術功能的基本理解,演示驗證精確控制基因編輯的能力;可解釋人工智能,創建一套機器學習技術,能夠生成可解釋的模型,以便用戶理解、信任和管理新一代人工智能系統。DARPA還投資了材料、人機共生、快速進入太空、自主系統、武器效應、加密等技術。
三、海軍調整研究模式以更快地交付先進軍事能力
海軍研究署負責管理海軍的科技投資和海軍研究機構的運作,目前在23個地點擁有4000多名員工,還有1000多名提供保障服務的承包商人員。2019財年,海軍申請的科技預算為22億美元,約占海軍總預算的1.3%。
海軍研究署認為,當前的技術開發生態系統本質上是全球的,而且更多地受到商業投資的驅動。為應對快速加速、技術驅動的海上優勢競爭,海軍研究署調整了研究模式,擴大了合作伙伴范圍,以更快地提供能力。相關舉措包括:協調海軍研究、開發和采辦部門,追求技術驅動型作戰能力;分配資源,加速高優先級成果的交付;通過簡化業務程序和權力下放來加速能力的交付。海軍研究署還將通過海軍實驗室加強與作戰部隊的聯系,開展更多由作戰人員參與的原型建造、試驗和演示驗證,確保技術能夠為作戰人員所用,同時推動技術風險的早期解決。目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已率先部署了電子武器、跨平臺網絡化電磁機動戰、人工智能、蜂群技術和自主系統等決定性能力。
四、陸軍將科技發展重點從近期轉向中長期
過去幾年,陸軍的科技投資側重于以當前需求和當前系統改進為導向的近期項目。為滿足陸軍現代化和未來戰備的要求,陸軍正調整科技投資,將超過10億美元的科技投資從近期項目轉向中期項目,增加了針對戰略競爭對手的戰備和威懾方面的投資。
目前,陸軍部長和參謀長已確定了六項現代化的重點,分別是遠程精確火力、下一代戰車、未來垂直起降、網絡/指控和通信、防空反導和士兵殺傷力。為全力支持這些現代化重點,陸軍將發展以下技術:①人工智能,開發一套基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的系統,輔助士兵在動態、不確定和復雜的環境下作戰;②超安全通信,開發具有自動化和智能交換能力的近距混合通信網絡,以及防干擾并為從數據到決策提供更高效信息處理能力的分布式量子通信網絡;③機器人技術,理解機器人和自主化系統的能力、優勢和局限,發展相關的地面和空中能力,如戰車機器人項目發展能以自主車輛速度移動的作戰環境跟蹤平臺;④虛擬現實,建設綜合培訓環境,將人類感官沉浸在混合現實環境中,改善士兵訓練和作戰態勢感知;⑤物聯網,實現未來戰場的聯網,整合各種信息來源、通信系統和分析資源,以實現更快、最佳的決策;⑥含能材料,探索能量儲存、含能化合物合成以及使儲存能量在預期時間內以更大強度釋放的新方法。⑦定向能,利用激光二極管技術發展廉價、輕量的移動固態高能激光系統,發展非傳統激光冷卻系統和方法;⑧超材料設計,開發一種材料設計方法,以創建轉型保護、能量、電子和生物/生物使能材料。
陸軍重要的科技資產是位于美國各地的陸軍實驗室以及研發與工程中心,這些機構雇傭了約1.2萬名科學家和工程師。目前,陸軍正推進技術設施的現代化和人才隊伍建設。在技術設施方面,升級現有技術設施;為合作伙伴設施建設提供技術支持;參與公共部門之間和公私部門之間的基礎設施合作;利用陸軍研究實驗室開放式校園業務模式,培育科學家和工程師。在人才方面,陸軍科技機構將通過以下方式培養和留住優秀的科技人員:發展高級科技領導者,以有效執行科技計劃;重塑現有技術隊伍應對新興科技挑戰;及時聘用新的科技人員;利用陸軍科技機構最優秀的人才,匯集政府、學術界和工業界的專家解決技術難題。
五、空軍重視發展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