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九九热线视频只有这里最精品,欧美日韩一区成人

 
?微信公眾號
手機版
??新浪微博
會員登錄
關于我們  |   商務合作  |  友情鏈接   |  意見反饋  |  人才招聘
北京云翼同創科技有限公司 深圳高博特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并保留所有權利 ? 2018 京ICP備16044150號-1                       

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雙擊此處添加文字
國防科技
首頁  > 新聞聚焦 > 國防科技  >  詳情 
從納卡沖突 看無人機/反無人機作戰的未來發展
來源:中國航空研究院 | 作者:陳 黎 | 發布時間: 2021-01-27 | 15985 次瀏覽 | 分享到:
2020年9月27日-11月9日,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兩國就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爆發了自1994年納卡戰爭結束以來規模最大、交火最激烈的武裝沖突.....
       2020年9月27日-11月9日,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兩國就納卡地區的歸屬問題,爆發了自1994年納卡戰爭結束以來規模最大、交火最激烈的武裝沖突。在此次沖突中,阿、亞雙方除了大量出動坦克裝甲車輛之類的傳統武器裝備外,還使用了無人機這一技術兵器。尤其是阿方參戰的無人機數量多、品種全、戰果大,對其最終贏得這場戰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進而引發了外界對于無人機實戰運用的新一輪關注和探討。
阿軍無人機作戰使用概況
       在此次沖突爆發后的第一時間內,阿軍就將大批察打一體/自殺式攻擊無人機投入作戰,充分發揮其“發現即打擊”的能力,在對戰場實施持續監控的同時,對亞軍前沿及縱深內的各種目標進行空中打擊,其精準、高效、致命的作戰效能頗令外界震撼。據媒體披露,在此次沖突中,亞軍坦克、步兵戰車、自行/牽引火炮、防空系統等技術裝備有40%以上被摧毀(根據不同消息來源,總數為數百、近千輛/門不等),同時亞軍官兵也遭受重大傷亡(根據不同消息來源,其總數為數千、近萬人不等)。而亞軍的這些損失,大部分為阿軍無人機所致,其余的也普遍與阿軍無人機的偵察、監視、引導有關。尤其是到了沖突后期,亞軍投入戰場的重型裝備已損失殆盡,幸存下來的也被迫深藏不出,以致阿軍無人機再無合適的大型目標可打,轉而用于搜索、攻擊亞軍人員,戰場形勢基本處于一邊倒的狀態。
       總的來看,此次發生于兩個西亞小國之間的武裝沖突盡管規模和強度有限,但在世界無人機戰史上的地位卻非常獨特,不但是繼2020年初土耳其軍隊發動的“春天之盾”行動之后,世界上第二場以無人機為空中打擊力量主體、大規模用于對正規軍作戰并取得重大戰果的戰役,還是世界上首場無人機對戰爭結局發揮決定性作用的沖突。在此期間,阿軍無人機取得了一系列令世人矚目的戰果,創造了無人機戰史、乃至世界戰爭史上的多個第一:首次摧毀著名的俄制S-300(薩姆-10)防空導彈、首次摧毀先進的俄制“驅蟲劑”-1反無人機電子戰系統、首次大規模使用自殺式攻擊無人機、首次大規模用于打擊敵方有生力量。從無人機運用技戰術水平、對抗激烈程度、對戰局影響等角度來看,此次沖突堪稱1982年以-敘貝卡谷地戰斗、2020年初土軍“春天之盾”行動之后世界無人機戰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足以作為無人機攻防戰的經典戰例載入戰爭史冊。
阿軍無人機戰術運用特點
       在此次沖突中,阿軍參戰的幾型無人機(主要是土耳其“貝拉克塔爾”TB-2察打一體無人機和以色列“哈洛普”/“軌道器”-1K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就技術性能而言,在世界同類裝備中并不算拔尖,之所以能在作戰中大放異彩,主要是緣于阿軍對無人機力量的高度重視和靈活運用,這表現在四個方面:
       作戰行動準備充分,無人機隊實力雄厚
       自本世紀初以來,阿方在軍備建設上持續加大投入,除了從俄羅斯大量引進各種傳統武器裝備外,還與以色列、土耳其兩國(二者分別是世界軍用無人機領域的老牌強國和后起之秀)加強了在無人機這一新興技術領域的合作,不但組建了一支技術水平較高、頗具規模的無人機機隊,培訓了一支訓練有素的無人機操作員隊伍,還充分吸收了土軍近年在無人機作戰領域的豐富經驗,進而為無人機在此次沖突中的成功運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全面、持續、高效監控戰場,實時打擊地面目標
       此次沖突中,阿軍將無人機作為其主戰裝備,除遇到不良天氣外,始終保持一定數量的無人機在戰區上空巡飛,在有效監控戰場態勢、為己方作戰決策提供信息保障的同時,實時打擊戰場上能發現的幾乎所有目標,到后期甚至直接用于射殺亞軍人員,由此造成亞方技術裝備和有生力量的重大損失,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其軍事潛力。據媒體披露,此戰中阿軍火力打擊任務的75%以上是由無人機完成的,由于其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和機載彈藥消耗過多,以、土兩國還一度為其提供緊急援助。
       全程防空壓制,徹底解除行動后顧之憂
       在此次沖突初期,阿軍通過軟殺傷與硬摧毀、飽和攻擊與定點清除相結合的途徑,以“察打一體無人機+自殺式攻擊無人機”的方式構成一套“致命組合”,借助地面先進電子戰系統的有力配合,對納卡地區的亞軍防空系統實施了重點打擊。在沖突中后期,阿軍無人機仍對戰區保持嚴密監控,一旦發現有前期打擊中漏網的亞軍防空裝備出現,即第一時間予以摧毀。因此整個沖突期間,阿軍無人機基本沒有遇到有組織的抵抗,在戰區上空如入無人之境,肆意搜索、打擊地面目標。
       拍攝轉發戰場實況,重視網絡空間領域較量
       此次納卡沖突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交戰雙方的較量不再局限于戰場,而是延伸到了社交網絡空間,阿、亞雙方均通過互聯網媒體適時發布各種有利于己方的戰場動態信息,大打心理戰、輿論戰。尤其是阿方,充分利用其無人機領域的優勢,大量拍攝發布基于無人機視角、極具震撼力的作戰視頻,并使其在世界范圍內廣泛傳播,在為己方“加油打氣”的同時,打擊亞方軍民的士氣。
亞軍反無人機作戰失敗原因
       在此次沖突中,面對阿軍發起的無人機攻勢,亞軍采取了防空火力攔截、電子戰系統軟殺傷、遠程火箭炮/彈道導彈壓制機場、隱蔽偽裝/布設假目標等手段來進行對抗,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以下原因,總的來說其反無人機作戰是不成功的,并直接導致了亞軍的失利。
       國力有限,無力構建先進完善的防空體系
       亞軍現役防空武器主要包括薩姆-2/-3/-8/-9/-10/-13/14/-15/16/-17/-18等型防空導彈以及12.7/14.5/23/57/100毫米等口徑高射機槍/高炮,其中除薩姆-10(S-300PS)/-15/-17等少數型號外,均已相當老舊,對阿軍戰斗機、直升機等傳統航空兵力尚能構成一定威脅,應對先進無人機空襲時則完全不堪重任。即使S-300PS這類較先進防空裝備,由于其設計初衷是針對有人機、彈道/巡航導彈等傳統空中目標,并不適合抗擊無人機這類“低慢小”目標,當面對阿軍精心策劃、多種先進技戰術手段并用的大規模無人機攻擊時,明顯力不從心。
       不僅如此,由于國力所限,亞方還難以像軍事大國那樣,構建起一個近/中/遠程、低/中/高空相配套,軟、硬殺傷相結合,信息共享的防空體系,嚴重缺乏不間斷空情監控和體系作戰能力,其防空武器只能各自為戰,很容易被阿軍無人機各個擊破。
       對阿軍大規模使用無人機缺乏足夠準備
       亞軍在先前的武裝沖突中曾多次挫敗阿軍無人機的進攻,尤其是在2020年7月的沖突中,不但擊落、繳獲多架阿軍無人機,其自行研制的無人機還取得斃傷多名阿軍官兵的戰果。因此亞軍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于這些局部成功經驗,對阿方與以色列、土耳其這兩個無人機大國在相關領域的密切合作缺乏警惕,沒料到此次沖突中阿軍會發動如此規模的無人機打擊。
       由于這樣的原因,亞軍在近年的武器采購中,沒能適當向反無人機作戰方面傾斜,而將本來就非常有限的軍費用于購買俄制蘇-30SM戰斗機、印制“施瓦提”反炮兵雷達這類昂貴而“無用”的裝備(二者均沒能在此次沖突中發揮作用),導致反無人機裝備數量和性能均嚴重不足。同時,亞軍還沒有根據近期幾場局部戰爭中反無人機作戰的實戰經驗教訓,及時調整戰術戰法,尤其是提高地面部隊自身抗擊無人機空中打擊的能力(例如為坦克裝甲車輛加裝屏蔽柵欄、激光告警/煙幕施放裝置等),導致部隊在遭到阿軍無人機空襲時,缺乏最基本的對抗措施,只能束手待斃。
       戰場狹小,地形復雜,對反無人機作戰不利
       此次沖突的主戰場位于幅員不到70X70千米的納卡地區,這對阿軍無人機性能的發揮無疑較為有利。在無人機數量一定的前提下,戰場面積狹小,相當于增大了無人機部署密度;而戰場與出發地距離近,也有助于延長無人機在戰區上空滯留的時間。
       不僅如此,由于阿/亞軍在作戰中均積極實施電子戰,雙方電磁干擾頻率范圍和能量在狹小空域內的疊加,使得戰場電磁環境十分復雜,進而導致亞軍防空裝備的作戰效能下降。而對阿軍無人機來說,這樣的戰場態勢卻對其突防相當有利,因為現代空中進攻作戰本來就需要強電磁干擾掩護,并且阿軍無人機及其攜帶的彈藥普遍采用光電探測/瞄準、制導,基本不受電磁環境的影響。
       此外,納卡地區地處高加索山區,地形地貌復雜,也對無人機這類“低慢小”目標的突防較為有利,亞軍防空裝備則因雷達視野/導彈射界受限,其反無人機能力不足的缺點被進一步放大。
幾點啟示
       自本世紀初以來,無人機已被大量用于對地火力打擊,但這些戰例大多為小規模、低強度的反恐行動,交戰雙方的實力水平是非對稱的。而此次納卡沖突是2020年初土軍“春天之盾”行動之后,又一次整體實力較為接近的對手之間的無人機攻防對抗,也是對傳統戰爭條件下無人機/反無人機裝備作戰效能的又一次較大規模實戰檢驗,由此可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無人機/反無人機作戰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將不斷上升
       始于2011年的敘利亞內戰,由于交戰各方廣泛使用無人機,已經成為世界首場全面、大規模使用無人機的戰爭。而此次納卡沖突中,無人機/反無人機作戰不但成為交戰雙方的主要作戰樣式,其結果還直接影響了戰爭的進程和結局,標志著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上升。在今后的戰爭中,這一趨勢還將會繼續下去,無人機/反無人機作戰將會常態化,成為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作戰樣式而貫穿于全程,對于贏得戰爭主動權和最終勝利至關重要
       適應未來戰場環境的反無人機手段還需進一步探索發展
       近期多場局部戰爭的實戰表明,由于無人機目標的特殊性,不僅防空導彈、高炮等傳統防空武器在反無人機能力方面存在先天不足,部分兼任、甚至專用的反無人機裝備的實戰效果也不甚理想。例如,在敘利亞和利比亞戰場上,2012年才開始服役、原始設計中已考慮到對付無人機目標的俄制“鎧甲”-S1防空系統在實戰中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在此次沖突中,著名的俄制S-300防空導彈和“驅蟲劑”-1反無人機電子戰系統也接連被無人機摧毀。在今后的戰爭中,當面對技術水平更高、體系支持更強的無人機威脅時,采用什么樣的技戰術手段才能有效應對,已成為一個各國軍方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問題。
       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在現代戰場上的巨大威脅值得高度關注
       此次納卡沖突是自殺式攻擊無人機第一次大規模實戰使用,其效果完全符合、甚至超出了先前軍事專家對這類裝備的評估。此戰中阿軍的相關經驗表明,由于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外形尺寸小、重量輕、成本低,非常便于大規模集中使用,再加上這類無人機大都具有在戰場上空長時間巡飛的能力,目前技術條件下很難對其有效防范。不僅如此,自殺式攻擊無人機還普遍采用越野車機動發射起飛,徹底擺脫了對起降場地的依賴,導致對方很難對其起飛地點進行追蹤打擊。考慮到這樣的性能特點,在今后高強度、大規模的戰爭中,如何有效抗擊敵方自殺式攻擊無人機的進攻,值得各國軍方高度重視。 
       傳統察打一體無人機在高強度戰爭中的作用應客觀評估
       盡管以TB-2為代表的察打一體無人機在土軍“春天之盾”行動和此次納卡沖突中均有突出表現,但總的來看,這類無人機普遍存在速度慢、機動性差、缺少自衛電子戰設備等先天不足,導致其在面對實力較強的對手時的生存力相當脆弱。這在此次沖突中已有充分體現:阿軍無人機在對陣亞軍時可謂所向披靡,然而一旦飛臨俄軍基地附近和伊朗領空,則迅即被擊落。顯然,要滿足未來高技術、高強度戰爭的需求,目前世界各國探索中的隱身無人作戰飛機、無人機集群、有人/無人機協同等概念,才是武裝無人機未來發展的主流。
       提高地面裝備自身的防無人機彈藥攻擊能力勢在必行
       此次沖突中亞軍反無人機作戰失敗還表明,面對敵方以先進技戰術手段發起的較大規模無人機攻擊,不能僅考慮打擊來襲無人機的問題,還有必要加強地面裝備自身的防無人機攻擊能力。這可參考現代坦克裝甲車輛的戰場防護技術從“軟”“硬”兩個途徑來進行,前者是為地面裝備配裝光電對抗設備,以干擾敵方無人機彈藥的導引頭或機載探測/瞄準裝置;后者則是為地面裝備配裝主動防護系統,以硬殺傷的方式對來襲彈藥或自殺式攻擊無人機實施攔截。(中國航空研究院)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敬請關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宁县| 新竹市| 姜堰市| 英山县| 玉树县| 长子县| 新绛县| 临夏市| 惠来县| 天台县| 高阳县| 勐海县| 定陶县| 龙里县| 榆中县| 漠河县| 常宁市| 哈密市| 新乐市| 福安市| 宁强县| 玉屏| SHOW| 拜城县| 桦甸市| 壶关县| 高尔夫| 德钦县| 韩城市| 威宁| 玉溪市| 商城县| 桐乡市| 屯留县| 韩城市| 青州市| 五大连池市| 康定县| 营口市| 广元市|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