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多國積極推進新型導彈武器發展與部署運用
反艦導彈方面,波音公司獲得一項價值7395萬美元合同,旨在將“遠程反艦導彈”集成于美海軍P-8A反潛巡邏機,并提供所需軟件和輔助硬件的設計、開發和測試,預計于2024年10月完成;雷聲公司11月獲得2000萬美元合同,開始小批量生產“戰斧”Va型反艦型戰斧。歐洲導彈集團9月首次展示“特塞奧”MK2/E反艦導彈。日本防衛省宣布1月將量產ASM-3A空射超聲速反艦導彈,并配裝航空自衛隊F-2戰機和未來的F-X戰機,提高對西南島嶼的防御能力;日本政府在2021財年預算中撥款近3.06億美元,以12式岸艦導彈為基礎開發新型艦載反艦導彈,計劃五年內開展艦載發射試驗,2026年實現列裝。韓國9月公布新型超聲速反艦導彈,該導彈未來可搭載下一代驅逐艦(KDDX)和第二批KDX-III驅逐艦,精確打擊敵大型水面目標,飛行速度可達馬赫數2~3。
防空導彈方面,俄羅斯金剛石-安泰集團6月展出最新系列的“資源”(Resurs)艦載防空系統,可使用9M96E中程防空導彈和9M100E短程防空導彈。歐導集團7月獲得合同,為英國海軍6艘45型驅逐艦加裝“通用防空模塊化導彈”(CAMM)并升級“海毒液”指控系統。
對陸攻擊導彈方面,美國雷神公司3月向美國海軍交付首枚“戰斧”V導彈;美海軍6月決定采購AGM-158B增程型“聯合防區外空地導彈”(JASSM-ER),放棄開發AGM-154E增程型“聯合防區外武器”(JSOW-ER)。韓國9月成功從水下試射自主研制的潛射彈道導彈,該導彈以射程500千米的“玄武”-2B彈道導彈為基礎研制。
各國魚雷進入升級改進階段
俄羅斯首款電動魚雷3月完成國家試驗并交付海軍,該新型電動魚雷性能有巨大提升,且在安靜性、射程、攻潛深度和目標探測距離方面都明顯優于西方同類產品。英國海軍“旗魚”Mod-1魚雷5月形成初始作戰能力,并在“無畏”號核潛艇上進行了一系列的深水試驗。日本海上自衛隊4月試射一型新型魚雷,該雷預計于2022年5月交付日本海上自衛隊,此后將逐步取代由三菱重工生產的現役89型魚雷,計劃將裝備日本海上自衛隊“大鯨”級新型常規潛艇。(中船714所)
敬請關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