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在無人機的遠程控制方面,伊朗只能通過購買國際商用衛星通信轉發服務來實現。這些民轉軍類的應用雖然性能上不盡如人意,但有效降低了研發、生產、使用成本。
另一方面是從實際出發,注重無人機的實用性。伊朗在研發軍用無人機時,比較注重無人機的實用性,注重整個系統的綜合集成,以期實現整體達標。
其地面控制站的載具選擇不拘一格,普通的商用車、貨車都是備選項。比如,其基于“見證者-171”大型無人機研制而成的“見證者-191”,尺寸明顯縮小,起飛時采用簡陋的“皮卡助飛”法:即將無人機固定在皮卡貨廂的起落支撐架上,通過皮卡疾馳達到一定速度放飛無人機。降落時則采用機身內部的小型折疊滑橇實現硬著陸,并裝備了內置降落傘以實現無跑道條件下的迫降。
操縱系統設置上,放棄主流的臺式起降引導裝備,繼續使用手持遙控器目視操作控制起降這種航模操縱方式。
外掛物管理往往使用簡陋的翼下掛彈架和轉接梁,武器的火控數據線通常采用簡單的扎帶固定……
正是在這種思路下,伊朗軍工部門打造出了10余款具備實戰能力的軍用無人機,有效提升了其軍隊的綜合作戰能力。
在實戰淬火中漸成體系
中東地區形勢復雜,矛盾尖銳,戰火連綿。這種環境客觀上給伊朗無人機提供了眾多“考場”,使其無人機不斷在經受實戰檢驗中升級換代。
以“見證者-129”無人機為例,2012年該無人機原型機還存在發動機、導航系統、武器系統不完善的問題。2015年,其改進型已采用了與美MQ-9系列無人機相似的水滴狀機頭,戰技術性能明顯提高。2016年,“見證者-129”無人機已具備較強的對地攻擊能力,在敘利亞戰場上首次采用反坦克導彈對地面目標發動了襲擊。
近年來與進入波斯灣的美軍航母斗智斗勇,也使伊朗更加重視無人機的研制與使用。2019年,伊朗無人機在美航母附近飛行了約一小時收集信息。2020年9月,伊朗無人機再次突破美航母戰斗群的空中防御圈,近距離展開拍攝。用無人機應對美軍水面力量的施壓,幾乎已成為伊朗軍方的首要選項。
“卡曼-22”無人機
今年5月,伊朗軍方對外公開了新建成的地下無人機基地。基地里存放了上百架大、中、小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包括“燕子-5”“遷徙者-6”“墮落天使”“卡曼-22”系列等無人機都已入列。
“墮落天使”無人機
不僅如此,其無人機還呈現出“可組團使用”的趨勢。
2020年的一次演習中,伊朗投入了50余架無人機與其他型號戰機協同作戰,在低空密集編隊隱蔽突防,發射精確制導武器摧毀了靶標。
今年8月,伊朗舉行為期兩天的大規模無人機演習,約150架新型無人機參演,演習范圍覆蓋伊朗境內多地。
一系列跡象證明,伊朗軍用無人機技術已經比較成熟,運用也日漸體系化。依托無人機作戰,今后或將成為伊朗軍隊以弱抗強“四兩撥千斤”的重要法寶之一。(張翚 單明輝 董喆)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國防科技,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