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淵亭防務
淵亭防務是淵亭科技旗下防務智能品牌,致力于成為中國智能防務先行者和領導者,專注一站式AI+國防解決方案,產品自主研發、安全可控,架構搭建完善,基于自主研發的多智能體強化學習、認知推理、數字孿生等前沿技術,為我國國防行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
外軍情報數據挖掘、分析研判,掃碼添加“淵亭防務”微信號了解。
摘要:2025年4月1日,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發布題為《朝鮮方峴空軍基地的戰略無人機活動》的報告。基于此報告,下文概述了方峴空軍基地的無人機生產和指控,并闡述朝鮮無人機發展進程。
2023年,一位消息人士稱方峴空軍基地為“大型無人機的祖國”。根據目前所能確定的信息,朝鮮的無人機生產主要集中在兩個地點:
? 1月6日工廠(也稱方峴制造/組裝工廠)
? 平壤-平城地區的一個未公開工廠
盡管1月6日工廠在過去曾生產較小型的戰術無人機,例如方峴-1(Panghyon-1)和方峴-2(Panghyon-2)。但據信,目前該工廠主要負責制造更大型的無人機,包括“晨星”-4(Saetbyol-4)、“晨星”-9(Saetbyol-9),以及其他未公開的戰略無人機型號。
2025年2月18日,位于方峴空軍基地以南5.2公里處的1月6日工廠的主要組成部分
截至2024年,在方峴空軍基地觀察到的戰略無人機大多仍處于研發測試評估階段,屬于原型機或預生產模型,而非正式投入使用的作戰系統。因此,在方峴空軍基地觀察到的型號無疑已經經過多次設計修改,并且很可能還會繼續修改優化。
2024年9月18日,方峴空軍基地無人機支援區概覽
2025年3月,韓國國家情報院(NIS)報告稱,部署到俄羅斯的朝鮮部隊正在接受現代無人機作戰戰術的訓練,包括攻擊型和偵察型無人機的作戰運用。雖然這些訓練的具體影響以及朝鮮與俄羅斯在戰略無人機開發方面的合作程度仍不清楚,但朝鮮大概率將充分利用這次機會。這表明朝鮮可能會借鑒俄烏戰場的經驗,正在全力提升其整體無人機能力。
現有信息表明,朝鮮無人機生產的研發和監督由隸屬于朝鮮軍需工業部(Munitions Industry Department)的“無人航空技術綜合體”(Unmanned Aeronautical Technology Complex)負責。據稱,該綜合體下轄研發機構和企業,具體數量不詳。
戰略無人機在同樣隸屬于軍需工業部的1月6日工廠制造完成后,會被拆解并運輸至位于方峴空軍基地維修基地的4月4日工廠。無人機從4月4日工廠被運送到方峴空軍基地的無人機支援區,在那里進行重組和飛行測試。負責無人機重組和飛行測試的人員可能來自1月6日工廠、朝鮮人民軍航空與防空軍,以及隸屬于“無人航空技術綜合體”的研發機構和企業。目前,尚無可靠數據可用于評估朝鮮生產的戰略或戰術無人機數量。
2024年7月,朝鮮在方峴空軍基地的無人機支援區啟動了一項工程,計劃建造七個額外的40米寬無人機機庫,以容納“晨星”-4、“晨星”-9及類似級別的戰略無人機。這一工程表明,朝鮮仍在持續生產“晨星”-4、“晨星”-9或類似級別的無人機,同時建立一個由8到16架戰略無人機組成的小規模實驗和測試機隊。目前尚不清楚朝鮮計劃生產多大規模數量的戰略無人機。
有推測認為,朝鮮可能有興趣獲取伊朗Shahed-171“鳳凰”(Simorgh)無人機,該機型是美軍RQ-170“哨兵”隱形無人機的仿制版。不過這一推測仍有待證實。
2024年9月18日,方峴空軍基地無人機支援區的近景
朝鮮生產的戰略無人機的出口機會相對有限,因為大多數外國客戶可以更容易且更可靠地從其他國家獲得成熟且經過驗證的無人機設計。
2022年9月25日,在方峴空軍基地無人機支援區的24米寬機庫前有一架“晨星”-9無人機
2023年6月2日,在方峴空軍基地無人機支援區的一架“晨星”-9無人機
2023年6月3日,在方峴空軍基地跑道上的一架“晨星”-9無人機,在跑道一側及相鄰的滑行道可能存在支援車輛。
2023年6月3日,方峴空軍基地跑道上的“晨星”-9無人機近景
2023年6月14日,方峴空軍基地跑道上的“晨星”-4無人機
報告指出,金正恩在3月25至26日的新型自殺式無人機展示過程中提供了指導,該型無人機應用了新型人工智能技術。據報道,金正恩表示“在軍隊現代化建設中,要優先發展無人裝備和人工智能”,并強調要制定正確的長期國家規劃,以促進快速發展。
直到2023年,外界普遍認為朝鮮無人機作戰的指揮控制是按照無人機的尺寸和任務類型來劃分的。小型無人機被認為由朝鮮人民軍偵察總局(RGB)控制,而更大型的戰略無人機則由朝鮮人民軍控制。然而,這種指揮權的劃分可能正在發生變化。目前尚不清楚哪個組織控制朝鮮的戰略偵察與攻擊無人機。
2025年1月22日,方峴空軍基地的無人機支援區
2025年1月22日,50米寬機庫前的“晨星”-4無人機近景
2025年3月28日,方峴空軍基地無人機支援區七個40米寬無人機機庫已建設完成
雖然據觀察,現有的“晨星”-4、“晨星”-9無人機有時可能會在朝鮮人民軍空軍的其他基地起降,但方峴空軍基地仍被視為其主要基地,并在可預見的未來可能仍是如此。這一安排的原因包括:方峴基地靠近無人機制造廠(1月6日工廠)、該基地擁有的倉庫級維修設施(4月4日工廠)、該基地建設的專用無人機機庫,以及不斷完善的無人機支援區配套服務。
雖然無人機的具體型號和類別尚不清楚,但據報道,其經常與KN-09型300毫米火箭炮一起出現,并可能被用于目標獲取任務。
如果朝鮮成功研發并部署“晨星”-4戰略偵察無人機,并沿朝韓非軍事區部署于其防空識別區內,那么朝鮮在朝鮮半島及周邊的態勢感知范圍和實時性都將大幅提升。然而,此類作戰行動無疑會暴露出一些朝鮮尚未具體應對過的作戰挑戰,例如空域協調和可靠的遠距離高速通信等問題。
朝鮮對無人機的興趣可以追溯到1970年代。當時美國使用AQM-34Q型無人機沿朝鮮的兩側海岸進行飛行任務,以監視朝鮮的通信活動。
這種早期的興趣促使朝鮮從外部購買了少量的無人機靶機和小型無人機。在接下來的二十年里,朝鮮開展了小規模的國內生產,主要是仿制已獲得的系統,并嘗試設計小型國產系統。這些早期無人機的生產地點有兩處:位于平安北道龜城市方峴的方峴飛機工廠(亦稱為1月6日工廠或方峴制造/組裝工廠);以及位于平壤-平城地區的一個未公開工廠。
據稱,朝鮮可能在1993年左右在咸鏡南道新浦地區的一個未公開工廠建立了無人機生產的部分設施。據報道,朝鮮首款自行設計和生產的無人機在1997年進行了測試;自那時起,朝鮮媒體公開或是在韓國境內墜毀的小型無人機至少有12架,其翼展在2到5米之間。
2021年1月初,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匯報勞動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的工作報告中指出:“各種電子武器、無人打擊設備、監控和探測手段以及軍事偵察衛星的設計已完成。”通過該報告,金正恩表明朝鮮的無人機研究、測試、開發與工程(RTD&E)計劃已經進入了新階段——范圍拓展到將戰略無人機包括在內。
朝鮮大型攻擊型無人機的開發進展為其進入研究、測試、開發與工程的新階段奠定了基礎。這款大型無人機有時被稱為MM-1,在2012年4月和2015年4月的平壤軍事閱兵中兩次亮相。閱兵式上還播放了一段宣傳廣播,展示了該無人機系統在2013年3月訓練演習中體現的能力。
2012年朝鮮平壤軍事閱兵式展示的MM-1攻擊型無人機
早期的公開評估認為MM-1攻擊型無人機是美國MGM-107A型無人機的復制品,但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朝鮮的這款無人機機身略短且更寬,翼展更長(大約5.27米,相比之下美國MGM-107A的翼展為3.01米),并且采用了不同的渦噴發動機和傳感器安裝方式。這些進展表明朝鮮在獲得和/或開發小型渦扇發動機和渦噴發動機以及先進傳感器技術方面的一致努力。但目前外界對于朝鮮接下來十年在戰略偵察和攻擊型無人機方面的研究、測試、開發與工程工作知之甚少。
美國MGM-107A無人機(紅色輪廓)與朝鮮MM-1無人機(黑色輪廓)對比圖
2021年,一位知情人士表示,朝鮮在開發比MM-1型無人機更大型的戰略偵察無人機和攻擊型無人機時面臨挑戰。兩年后的2023年7月27日,朝鮮在平壤舉辦的“2023年武器展”上展示了兩款戰略無人機,金正恩與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紹伊古共同出席了該展覽。
金正恩與俄防長紹伊古參加在平壤舉行的“2023年武器展”
2023年7月平壤軍事閱兵式中,運輸車上的“晨星”-9無人機
朝鮮《勞動新聞》在2025年3月27日報道,金正恩在3月26日至27日為方峴空軍基地“無人航空技術綜合體”與“偵察電子戰研究小組”的國防科學研究工作提供指導。在此期間,金正恩觀看了“晨星”-4改型戰略無人機試飛——這可能是2025年1月22日方峴空軍基地機庫前觀察到的“晨星-4”改型無人機。據報道,此次訪問“確認了一種新型戰略偵察無人機的創新性能,該無人機具備偵察能力,能追蹤和監控陸地與海洋中的不同戰略目標和敵軍活動。”
2025年3月27日,方峴空軍基地跑道上的“晨星”-4改型無人機近景
“晨星”-4改型無人機的前方視角
上述圖片中的無人機與美國RQ-4B“全球鷹”和MQ-9A“捕食者”非常相似。朝鮮媒體隨后確認這些無人機為“晨星”-4和“晨星”-9。盡管“晨星”-4偵察無人機常被認為是美國RQ-4B“全球鷹”系列無人機的克隆品,但這一說法并不準確。盡管“晨星”-4的機身與RQ-4B非常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晨星”-4的機身看起來稍微短一些,長度約為12米,相比之下RQ-4B的長度為14.5米。此外,目前認為“晨星”-4無法攜帶RQ-4B所攜帶的先進偵察和通信設備。
同樣,“晨星”-9也常被錯誤地認為是MQ-9A“捕食者”的克隆品。實際上,“晨星”-9看起來稍微短一些,長度約為9米,而MQ-9A的長度為11米。此外,其不太可能攜帶MQ-9A所攜帶的先進目標瞄準和通信設備。報告指出,模仿美國無人機外形可能是為了通過利用成熟的機身設計來加速開發進程。
淵亭防務是中國軍事智能先行者和領導者。天網?實時防務情報智庫(i.utenet.cn)致力于外軍前沿情報挖掘,掃碼添加“淵亭防務”,了解最新防務情報。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 ——————
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尖兵之翼”永不落幕。高博特自2006年發起、策劃、投資、組織,在相關專業機構支持下成功舉辦了最早的無人機主題會展活動——“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后持續推動無人機技術交流。高博特創新引領最早在深圳、上海、鄭州等地發起舉辦無人系統會展賽飛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國無人系統整體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20年來,高博特始終堅持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的愿景;努力為行業企業搭建產業鏈高端交流平臺,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具體業務范圍涵蓋:信息情報、媒介傳播、會展活動、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詢服務、產品中心等七大服務體系,長期服務于“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