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機遇,加快推動我省工業級無人機產業集聚和高質量發展,我廳研究起草了《安徽省工業級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4-2027年)》(征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鑒于《行動計劃》具有較強的實效性,為盡早印發推動實施,加快我省工業級無人機產業創新發展,培育形成新質生產力,高水平賦能新型工業化,本次征求意見的期限為10個工作日。
如有意見建議,請于2024年8月20日前,填寫《征求意見反饋信息表》反饋至caolixian@ahjxw.gov.cn,郵件主題請注明“安徽省工業級無人機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反饋意見”。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2024年8月7日
附件1:
安徽省工業級無人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
(2024-2027 年)
(征求意見稿)
低空經濟是高速增長的萬億級規模的新興產業,工業級無人 機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工業級無人機產業是打造經 濟增長新引擎、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搶灘未來產業、形成新質生 產力的重要抓手。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及省委、省政府決 策部署,搶抓工業級無人機發展機遇,加快推動我省產業集聚和 高質量發展,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 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以建強產業鏈為重點,以關鍵核心技術攻 關為突破,以場景應用拓展為牽引,以基礎設施建設為支撐,推 動我省工業級無人機產業大規模特色化發展,為實現低空經濟高 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發展目標
到 2027 年,具有安徽特色的工業級無人機產業體系不斷壯大,產業鏈上下游布局更加完善,高效融合產業生態初步形成。
——產業規模加速增長。力爭工業級無人機規模以上企業數 突破 100 家,產業規模突破 300 億元,其中,整機產值突破50 億元。打造 3 家以上具有生態主導力的產業鏈龍頭企業,壯 大一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建成一批工業級無人機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聚焦整機和關 鍵零部件,攻克一批工業級無人機關鍵核心技術,打造 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高密度航空電池、高效航空發動機等12 類標志性產品。
——集群集聚不斷壯大。工業級無人機產業集聚區進一步擴 容升級,著力建設蕪湖灣沚區、合肥高新區、合肥包河區 3 個 集群,培育成為省級及以上先進制造業集群或中小企業特色產業 集群。爭創若干個國家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基地(試驗區)。
——應用場景創新拓展。在無人機物流運輸、消防應急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探索城市空中交通商業運營,累計完成 200 萬架次以上飛行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應用示范場景, 打造以工業級無人機產業為代表的低空示范區、示范城市。
到 2030 年,構建形成完備成熟的工業級無人機智聯基礎 設施和管理服務體系,“短途運輸+電動垂直起降”城市交通網 絡、“干-支-末”無人機配送網絡、工農低空生產作業網絡等安全 高效運行,工業級無人機全面融入生產生活各領域,將我省建設成為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工業級無人機產業集群。
二、主要任務
(一)增強產業創新能力。
1.加快關鍵技術攻關。開展重大科技項目和首臺(套)裝備 攻關,推動固定翼/多旋翼無人機、無人直升機、無人電動垂直 起降飛行器等整機研發,加強動力系統、飛控系統、載荷系統、 通信鏈路、地面保障系統等核心系統攻關,強化主控芯片、三電系統、機載傳感器等關鍵零部件突破。瞄準電動化、無人化、智 能化方向,攻克精準定位、感知避障、自主飛行、智能集群作業 等核心技術,滿足無人機大規模、重載荷、長續航商業運營需求。 強化無人機安全技術攻關,攻關適航安全性設計、電池失效管理、 墜落安全、數據鏈安全、碰撞避免、無人機反制等關鍵技術,提 升空域保持能力和可靠被監視能力。
氫能源飛機關鍵技術驗證;開展混合動力系統的原理驗證、地面試驗和 樣機開發。飛控系統:突破傳感器、控制計算機、導航設備、執行設備等,融合人工智能、云計算、先進傳感等技術,推動飛控系統將朝著智能化、 自主協同控制方向發展。突破基于多源感知信息下的穩定、精確的環境 感知技術,復雜航空規則和應用場景下的態勢評估與路徑規劃以及高可 靠、優化機動控制技術,控制率設計、控制與軟件管理技術設計等。
載荷系統:加強光學相機、激光雷達、熱像儀、滅火設備、農藥噴灑設備等常見機載設備研究,加強高性能、輕量化通信載荷的研制,解 決復雜環境中通信穩定性差、距離受限、抗干擾能力不佳等問題。研究 通用化、系列化、組合化的無人機載荷,提升載荷機械接口、電氣接口、 通訊協議等方面的兼容性,實現載荷快速拆裝、替換、升級、擴展。加強多功能作業載荷與屬具研究,滿足工業級無人機多功能及高效精準執 行類作業需求。
通信鏈路:協同開展遙控遙測、跟蹤定位、圖像傳輸、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抗干擾通信、天線伺服、自動控制和計算機應用等多個技術 領域聯合攻關,進一步提升工業級無人機的飛行定位精度和避障能力。
地面保障系統:研究建立具備飛行空域劃設、低空態勢感知、運行數據監視、飛行沖突預警等功能的低空運行管理平臺。
2.深化協同創新。圍繞技術攻關、創新應用、產業協同、安全管理等內容,發揮各類協同創新平臺作用,提升科創資源供給,促進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支持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 新建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 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平臺,開展工業級無人機關鍵核心和共 性技術攻關,推動研發成果產業化。推動國防科技先進技術、工藝、材料等成果向工業級無人機領域轉化應用。加快發展無人機產品檢驗檢測機構,支持飛行測試、應用測試等基地建設,開展覆蓋無人機整機、零部件、元器件、材料等全產業鏈的檢驗檢測服務。
3.打造標志性產品。加快提升工業級無人機整機制造技術水平,提高產品的可靠性、經濟性及先進性,推進各類無人機產品 適航取證并投入運營。推進中小型航空發動機研發及產業化,加 快大功率量級的燃氣渦輪發動機以及中小功率量級、經濟安全性 高的活塞發動機研發,實現市場規模應用。支持高能量密度航空 電池研發及產業化,推動 400Wh/kg 鋰電池應用驗證和投入量產;支持 280kW 級混合動力系統研制交付,加快 400kW 級混合動力系統研發。
(二)加強產業鏈建設。
4.培育多元市場主體。鼓勵龍頭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 升品牌和產品價值,爭創 “鏈主”企業,向應用場景豐富的省份 開拓市場,在海外布局開展研發設計、飛行驗證和適航取證。聚 焦動力系統、螺旋槳、航電系統、航空型材等關鍵零部件,鼓勵企業深耕細分領域,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產品性能,培育壯大一 批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鼓勵和支持我省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 技術、新材料等優勢產業搶占低空經濟市場機遇,與工業級無人機跨界融合,在飛行汽車、零部件配套、通信服務、租賃運營等 領域探索新模式。
5.大力實施“雙招雙引”。圍繞產業鏈圖譜,梳理國內外代表性工業級無人機企業和團隊清單,指導市、縣(區)重點引進 無人機研發、制造和運營項目,力爭招引 2-3 家國際國內龍頭企業落地。依托世界制造業大會、低空經濟發展大會等平臺,以及 行業協會、產業基金、應用場景等形式,招引一批戰略性、標志 性、引領性重大項目。發揮優勢企業的帶動作用,培育或招引一 批核心零部件和運營服務企業,穩步提升產業配套水平,推進產業強鏈補鏈延鏈。
6.推動產業集群集聚。因地制宜,統籌布局,推動形成覆蓋技術研發、生產制造、運營保障等多元業態、各具特色的工業級無人機產業集聚區。重點支持合肥市高新區打造新型航空器及關鍵零部件研發高地;合肥市包河區建設全空間無人體系,打造場 景應用示范區;蕪湖市灣沚區打造工業級無人機全產業鏈發展創 新高地。支持安慶市岳西縣依托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探索 “山區無人機+”管理應用模式;馬鞍山市開展無人機政務服務應 用創新試點;六安市依托航空產業園打造無人機研制、試驗、培 訓基地;皖北地區發揮農業場景應用牽引作用創建示范區,推動植保無人機產業集聚。
合肥市包河區:發揮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示范項目的引領作用,探索推動 5G 通信、北斗導航、人工智能等技術在工業級無人機領域的深度 融合應用,打造場景應用示范區。
蕪湖市灣沚區:發揮工業級無人機研發制造優勢,配套研制無人機輕量化結構件、飛控系統、任務載荷等,把蕪湖航空產業園打造全產業鏈 發展創新高地。
安慶市岳西縣:緊抓安慶(岳西)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發展機遇,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功能配套,加快發展無人機飛行試驗、遙感 測繪等商業服務,探索“山區無人機+”發展模式。
馬鞍山市:依托政務航空平臺,積極探索低空無人機在公安、城管、水利、交通、農業、應急等政務服務場景的應用試點,利用場景示范招引 一批無人機整機、運營企業,逐步形成集聚。
六安市:依托應流航空產業園,配套動力系統、航空型材、低空運營等項目,打造無人機研制、試驗、培訓基地。
皖北地區:依托淮北、阜陽、亳州等市植保無人機應用場景優勢,大規模推廣無人機農業場景應用,推動植保無人機整機、配件、維修、租 賃產業集聚。
(三)加快拓展應用場景。
7.開發開放公共領域新應用。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探索省域統管的無人機智慧調度體系,整合公共領域場景資源,加強與無 人機運營企業合作。堅持政府先行、國企帶動,梳理發布政府部門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公共服務領域低空場景機會和能力清單,加 大工業級無人機在應急救援、城市消防、交通指揮、醫療救助、 國土測繪、水務監測、環境監測、林業防護、河湖巡查、公務出行等公共領域的應用,推動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發展。
8.大力發展低空物流新場景。聚焦“干-支-末”物流配送需求,鼓勵開展無人機城際運輸及末端配送應用示范,形成量大面廣的航空物流配送體系。支持合肥、蕪湖探索智慧物流新模式,積極爭取國家干線物流布局,推動大型無人機支線物流連線組網。聚焦城市、鄉村、山區等低空末端物流,拓展以無人機為主的低空配送場景,探索無人機融入縣鄉村三級寄遞網絡體系,推動郵政快遞、外賣配送、跑腿閃送、醫療物資配送等新興無人機物流場景大規模應用落地。加強與京東、美團、順豐、閃送、菜 鳥等重點物流企業及無人機運營企業合作,開通無人機貨運航線,發展無人機配送、城際運輸等新興物流方式。
9.探索空中載人出行新業態。鼓勵有條件的市開展城市空中交通試點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探索構建立體交通低空航線網絡,支持有能力的企業多航多試,開展以 eVTOL 為主的空中通 勤、商務出行、空中擺渡、聯程接駁、跨境飛行等低空新業態, 開辟以固定翼無人機為主的長距離跨市、跨省出行業態。
10.打造文體旅游特色場景。激活我省生態文化旅游資源,圍繞航拍航攝、空中觀光、航空運動等特色項目,開發無人機競 速聯賽、VR 低空實景體驗以及景點空中配送等“無人機+文旅” 特色應用場景。融合徽州文化、山水風光、現代城市等元素,打 造“空中看安徽”旅游品牌。支持建設飛行營地、航空小鎮,提供 特色旅游和教育研學服務,開展無人機知識科普、實物參觀、模擬飛行等活動。
專欄 3:工業級無人機場景應用
公共服務。推動工業級無人機在公共服務領城應用,鼓勵各地常 態化組織相關單位加強供需對接,在應急救援、交通指揮、城市消防、 醫療救助、國土測繪、環境監測等公共領域拓展應用場景,探索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成熟的服務方案。
物流運輸。聚焦城鄉低空末端物流,推進城際、城市無人機干線物流配送,拓展樞紐快遞轉運、生鮮城際半日達等場景。在城市內一、 二級物流倉之間開展低空轉運,在山區、鄉村等交通不便地區開展無 人機配送應用。培育零售、餐飲、醫療物品等低空即時服務需求,加快開展無人機末端配送,實現即時送達。
空中載人。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城市開展空中交通試點,支持發展以eVTOL為主的城際飛行、空中擺渡、聯程接駁、商務出行、空中通勤等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
文旅消費。發揮皖南山水資源、皖西紅色資源、環巢湖生態資源、皖北楚漢文化資源優勢,開通連接景區、度假區、主題公園等旅游航線。開發低空無人機短途旅游航線,支撐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建設。
工業應用。支持各地瞄準多樣化工業作業需求,在電力巡檢、航空探礦、航空吊裝、地形測繪、航空攝影等方面與工業發展協同聯動, 推動形成支撐先進制造業的工業級無人機服務作業體系。
農林作業。在全省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區擴大通用低空作業面積,支持農業無人機開展施藥、施肥、播種等作業,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在皖南黃山、皖西大別山等林業區域發展森林滅火、 航空護林作業,保障林業發展。在長江、淮河、巢湖、江淮運河、漁業養殖區、水庫等水域開展禁漁監測、漁業喂食等航空作業
(四)持續優化產業生態。
11.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堅持工業級無人機標準化與技術創新、應用示范一體化推進。鼓勵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同開展標準研究,積極參與國家、行業和團體標準的制修訂,推動我省無人機技術融入先進標準,建立涵蓋多種應用場景、各類產品的標準體系,促進產業規范發展。加強工業級無人機知識產權保護及服務。
12.強化金融服務支撐。鼓勵金融機構創新科技金融產品,豐富無人機資產評估、抵押貸款、融資租賃、飛行保險等產品業務模式。發揮省新興產業引導基金撬動作用,鼓勵國有資本和社 會資本加大對工業級無人機產業的投資力度。支持工業級無人機企業上市掛牌。
13.完善人才保障體系。大力實施人才興皖工程,精準有效落實人才政策 4.0 版,完善工業級無人機產業鏈各關鍵環節領軍 人才、創新人才的引進服務機制,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支持省內高校和職業院校加快推動航空航天等相關學科專業建設,加快培 養一批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的無人機人才隊伍。推進高校、科研機構與企業聯合精準育才,打造產教融合實訓基地,開展“訂單 式”人才培養,加快培養技術研發、測試驗證、適航審定、專業“飛 手”等各類專業人才。
14.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各地市結合實際布局規劃本地區無人機起降設施,依照入戶、樓宇、小區、街道、區(縣)5 個層次,按需建設工業級無人機小型起降點、中型起降場、大型起降樞紐,配套推進停機庫、能源站、氣象站、固定運營基地和航材 保障平臺等地面保障設施建設。加強通用機場和起降場集約利 用、兼容共享,避免重復、低效建設,前瞻性布局或補充電動飛行器充換電、加氫站等能源基礎設施。完善通信、監控、反制 3 類網絡布局,構建低空智能信息網,為工業級無人機有序飛行和 起降提供通信、導航、監視等功能,針對非合作飛行器實現感知和反制等功能。
15.加強低空飛行管理服務。貫徹落實《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推動省、市、區(縣)政府加強低空無人飛行器管理能力建設。深化軍民航單位常態化協作,推動合理劃設 空域、航路、航線,開展跨區低空飛行計劃審核通報,推動空域 資源靈活、動態和高效使用。加快建設省、市多級低空監管服務 平臺,為工業級無人機飛行提供飛行審批、航空情報服務、氣象 保障服務、飛行器及人員信息管理等功能。爭取國家適航審定中 心在我省設立民用航空器適航審定中心或分中心,提升工業級無人機適航審定能力和取證效率。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將工業級無人機作為我省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在省高端裝備制造產業專班中設立工業級無人機工 作小組,構建省級統籌、重點市主抓、部門聯動、多方協同的組織工作體系,統籌推動全省工業級無人機產業發展。加強與國家部委對接,積極承接國家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爭取民用無人駕駛航空試驗區試點建設。
(二)加大政策支持。鼓勵重點市出臺突出適航認證、場景應用的工業級無人機專項政策,集聚資源支持產業發展。發揮政府采購作用,加大對工業級無人機產品和服務采購力度。支持工業級無人機相關產品入選“首臺套”裝備,納入應用保險補償范圍,列入《安徽省“三首”產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加強創新產品應用推廣。
(三)做好服務協調。搭建工業級無人機產業公共服務平臺,開展產需對接、產融對接、技術交流、產品推廣等綜合服務, 快速響應企業發展訴求。支持成立工業級無人機相關商協會和智庫,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聯系企業、服務企業、匯聚資源和反映訴求。加強重點企業運行監測調度,加強重點市推進工業級無人機產業發展成效評估,加強輿論正向宣傳,引導社會各界積 極參與工業級無人機應用。
(四)強化安全保障。認真落實無人機相關法律法規和規章條例,加強工業級無人機設計、生產、進口、飛行、維修等活 動的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構建政府、社會、公眾 多元監管格局。強化行業自律,推進工業級無人機“一機一碼” 管理,規范無人機生產銷售與應用經營,保障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附件2: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行業技術,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 ——————
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尖兵之翼”永不落幕。高博特自2006年發起、策劃、投資、組織,在相關專業機構支持下成功舉辦了最早的無人機主題會展活動——“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后持續推動無人機技術交流。高博特創新引領最早在深圳、上海、鄭州等地發起舉辦無人系統會展賽飛活動,有力促進了我國無人系統整體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
20年來,高博特始終堅持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的愿景;努力為行業企業搭建產業鏈高端交流平臺,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具體業務范圍涵蓋:信息情報、媒介傳播、會展活動、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詢服務、產品中心等七大服務體系,長期服務于“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
2023年,高博特集買、賣、租、播、展、會、賽、培于一體的新型展廳項目即將啟幕,該展廳旨在從深度對接的層面為各入駐企業一站式解決經營中面臨的各項問題,企業租、賣的產品我們來、企業需要的品牌我們筑、行業頂尖的賽會我們辦、行業急需的培訓我們辦。新的一年,高博特新模式、新服務、新平臺,必將給各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朋友帶來全新的體驗。
更期待2023年4月12日至14日,與您相約“尖兵之翼——第十三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共聚中關村科學城四季科創中心。(詳細內容可點擊“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