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二)大力發展低空制造產業
5.打造整機制造產業集群。
支持華中科技大學組織研發團隊攻關先進低空飛行器整機設計,推動中國特種飛行器研究所貨運無人飛機、飛艇、水面飛行器研發及產業化,支持普宙科技、電鷹科技、旭日藍天等一批本土企業做大做強,引導東風汽車等本土頭部企業轉型布局低空裝備整機制造,積極引入億航智能、小鵬匯天、中信海直等國內頭部企業在鄂設立分部或研發基地。省內航空制造企業首次取得國家通用航空器(不含起飛全重150千克以下無人機)整機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100萬元。(牽頭單位:省委軍民融合辦,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經信廳、省發改委、省商務廳、省科技廳)
6.打造關鍵零部件生產和系統研發集群。
加快布局新能源低空動力技術和裝備,引導中航鋰電、東風時代、億緯動力等企業進入航空鋰電池研發領域;引導武漢綠動氫能、眾宇動力、海億新能源等企業進入航空氫能源研發領域。推進機載系統和設備標準化模塊化發展,鼓勵航空工業航宇救生裝備、武漢航空儀表、湖北航特裝備等企業結合低空產業需求,加快推進統標統型。鼓勵相關企業參與制定一批地方標準規范,并積極推廣至相關團體標準和國家標準。經認定符合條件的首臺(套)裝備,按產品購置單價或研發費用的15%,對產品研制方和示范應用方給予補助,雙邊最高獎補1000萬元;對主導制定國際、國家標準的企業,經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評審后,按規定分別給予相應資助。支持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大學、武漢數字工程研究所(七〇九所)等高校和科研單位加快研發低空飛行控制系統,對符合條件的低空飛控系統研發項目,給予每個項目最高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委軍民融合辦、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
7.打造新型材料供應集群。
重點突破碳纖維復合材料和輕型合金材料技術,支持科研機構利用脈沖強磁場實驗裝置研發高強度輕量化新材料。發揮武鋼集團武漢總部平臺優勢,引入集團關聯企業在鄂建設高性能碳纖維及復合材料研發平臺及生產線,支持武鋼有限、新冶鋼、江瀚新材等新材料領軍企業融入低空經濟產業供應鏈。經認定符合條件的首批次新材料,按產品購置單價或研發費用的15%,對產品研制方和示范應用方給予補助,雙邊最高獎補1000萬元。(牽頭單位:省科技廳、省經信廳,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發改委、省商務廳)
(三)大力培育“低空+”經濟新業態
8.“低空+應急救援”。
加大低空飛行器在城市公共管理領域的應用,省政府相關部門及各市州根據工作需要將購買低空服務統籌納入本級年度財政預算。支持東湖新技術開發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進行無人機城市管理試點。鼓勵縣級及以上行政區域建設基于無人機等低空飛行應用的城市智慧化治理體系。積極推動低空應急救援融入全省航空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構建全省統一標準、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的航空應急救援體系。鼓勵拓展低空飛行器在森林防火、高層滅火、搶險救災等場景的應用。(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單位:省財政廳、省應急管理廳、省公安廳、省衛生健康委、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9.“低空+物流配送”。
探索“航空+低空”物流體系建設,布局“干-支-末”物流配送。加快推進低空飛行器在物流領域應用,結合省內物流園區、快遞分撥中心、重要商務區布局低空物流節點。支持一批快遞物流頭部企業實現無人機物流業務常態化運營。(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郵政管理局,配合單位:省發改委、省住建廳、省商務廳、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湖北機場集團)
10.“低空+城市交通”。
率先在武漢都市圈開展市內和城際低空客運航線試點。推動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在城市空中交通中的示范應用,支持通航企業發展以eVTOL為主的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鼓勵運輸機場和通航機場聯合拓展客運業務,推動“干支通、全網聯”。(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單位:省發改委、省交通運輸廳、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11.“低空+時尚旅游”。
積極引導和支持發展各類低空經濟新興消費項目。鼓勵各地依托重點旅游景區開發空中游覽等特色項目,打造一批“云端游”系列產品。強化武漢經開國際航聯世界飛行者大會、荊門漳河愛飛客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航空運動賽事品牌。(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單位:省文旅廳、省體育局)
12.“低空+農林生產”。
充分發揮湖北農業大省資源優勢,全面推廣綠色農業、現代農林業植保作業,開展植保無人機規范應用試點、高質量作業示范,對從事植保作業的農業生產經營組織購置植保無人機,落實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積極推廣低空飛行器在作物監測、農藥噴灑、精準種植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牽頭單位:各市州政府,配合單位:省農業農村廳、民航湖北監管局、民航湖北空管分局)
13.“低空+北斗應用”。
全面推廣北斗技術與低空應用融合,推動各類低空飛行器配備北斗高精度機載終端,實現低空飛行實時動態監視;推動省內ADS-B基站改造升級為基于北斗多模授時的ADS-B地面站;打造覆蓋全省的北斗低空綜合服務平臺。積極探索5G通信與北斗衛星導航系統一體化的低空空域監視技術應用,作為北斗定位+短報文、ADS-B等低空空域主要監視技術的補充。(牽頭單位:省發改委,配合單位:省委軍民融合辦、省經信廳、省應急管理廳、民航湖北監管局)(四)積極營造低空經濟發展良好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