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金色麥浪滾滾,喜悅與收獲滿滿。麥收時節,無人機行業又迎來相聚與收獲的盛會-“尖兵之翼--第九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
本屆尖兵之翼由中國航天科技國際交流中心、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共同主辦,展期三天6月13日-15日,在北京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交易中心召開。
其實6月12日天津分會場飛行展演活動已經為本屆尖兵之翼打響了第一炮。13日眾多飛行展演無人機似英雄凱旋,再次在尖兵之翼北京主會場接受檢閱。
響應時代號召 尖兵之翼軍民融合特色再突出
始創于2006年的“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經歷了十余年的風雨洗禮,至今已連續成功舉辦了八屆。每一屆尖兵之翼都在恪守著專業、創新與服務的理念,持續為無人機行業內千余家企業直接提供服務。在這個歷程中,尖兵之翼也成長為我國無人機領域持續舉辦時間最長、專業化程度最高、技術和學術水平最強的主題展覽活動。
當下,無人機產業迎來“軍民融合”歷史發展新機遇,作為“軍民融合”國家戰略積極擁護與踐行者,本屆尖兵之翼以“軍民融合戰略助中國無人機產業騰飛”主題,以各種形式的系列活動,進一步營造無人機產業良好的軍轉民,民參軍融合氛圍,持續為“軍民融合”雙向技術互動提供展示交流、交易平臺。
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秘書長孫柏原表示,本屆尖兵之翼在服務“軍民融合”促進民參軍再次實現科技含量、新品數量新記錄。不論是來自部隊系統參觀人員數量,還是部隊系統采購意向均超往屆。
開幕論壇權威專家悉數亮相
開幕論壇是尖兵之翼深化大會主題、探討行業深度發展的前沿陣地。
13日上午召開的尖兵之翼開幕論壇上,中國無人系統產業聯盟秘書長孫柏原作為論壇主持人,介紹了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走過12年的風風雨雨以及本屆尖兵之翼將在哪些方面領域指引行業發展新態勢,并表示尖兵之翼始終堅持以“搭建信息交流平臺,推進科技轉化為生產力”為己任,與行業發展同呼吸、共命運。最后他還介紹了出席此次開幕論壇的各位領導及行業專家,并希望大家通過此次尖兵之翼共同為行業發展建言獻策。
工信部軍民結合司副司長巡視員,中國網信軍民融合發展聯盟秘書長曹志恒致開幕辭,他首先肯定了“尖兵之翼”對我國無人機技術進步、產業發展作出的突出貢獻,指出尖兵之翼搭建的無人機軍民兩用技術創新成果展示交流平臺、無人機軍民技術轉化引導平臺和對接交易平臺,對促進軍民融合協同創新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他還詳細介紹了網信軍民融合發展聯盟發展情況,并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測繪作為無人機重要的應用行業,北京測繪協會秘書長董志海在開幕論壇上致辭。他充分肯定了尖兵之翼近些年的發展及對無人機行業做出的巨大貢獻,表示尖兵之翼作為無人機產業的風向標,無論是在技術推廣還是行業市場應用上都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另外,他還簡單介紹了北京測繪協會目前狀況及測繪行業無人機發展及應用情況,并預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
伴隨著開幕儀式的結束,本屆尖兵之翼開幕論壇正式進入行業發展與技術深度探討環節。
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黨委書記、中科院無人機應用與管控研究中心主任廖小罕做了《無人機商業化應用基礎設施--低空航路規劃發展》的演講,針對低空航路規劃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并呼吁國家及各地大力發展低空航路規劃。
中國航空工業經濟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吳強重點針對民用無人機飛行安全性測試與評估技術進行了講述。從飛行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強調了無人機測試環境的重要性,他表示無人機在各種環境下使用是否有足夠的可靠性,國內需要建立統一權威部門給予認證,并強調無人機可靠性測試是需要時間積累的,需要大資金投入,尤其是需要海量的樣本,他還認為建立地面、空中測試環境、打造測試大綱,是無人機發展不可逾越的重要環節,對規范民用無人機飛行具有重要意義。
行業專家針對無人機領域內的真知灼言,不僅進一步拓展了行業發展的思路,同時也將為行業應用帶來新的市場機遇。
在開幕論壇間隙,組委會還舉行了尖兵之翼飛行展演紀念授牌儀式,為尖兵之翼首次在天津開展飛行展演留念,并表彰飛行展演中表現優異的企業。
新產品發布 創新產品紛紛涌現
創新不斷,發展不止。 當下,無人機產業已經成為時代創新的先鋒,在持續不斷推進產業智能化、應用多元化發展的浪潮,創新產品則始終代表著行業產發展的第一線。
在開幕論壇中,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展示中心主任梁愛民出席了論壇,并主持了“中關村發布”環節,著重介紹了“中關村發布”目前的情況。本屆“尖兵之翼-第九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系列新品發布會作為“中關村發布”的重要一部分,不但成為中關村創新發展的年度代表,同時,也再度引領了無人機創新發展的新高度。
在“中關村發布”環節,首先登場的是三和航空,該公司發布了最新研制的“小旋風”無人機,該款產品是三和航空自主研發的大載荷工業級無人機,突破性采用了“單發油動橫列雙旋翼”布局形式,并擁有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尤其是其50公斤級的專用機型在負載量、動力以及實用性上值得行業關注。
中科靈動航空科技則帶來了中科靈動油電混合動力無人機,其中混動無人機靈動鷹—25可實現2小時產續航,5kg大載重以及8級風環境下依然正常飛行技術優勢。
北京淳一航空帶來了公司在環境氣象領域智能無人裝備的最新應用,其中CY-12“動中通”實時通訊無人機系統、多用途環境監測無人機系統、CY-C6長航時太陽能海洋氣象站無人船等劃時代新產品震撼發布
電鷹科技帶來了電鷹智慧處理器,該處理器將無人機多個芯片硬件融為一個高集成度芯片,實現多傳感器融合,大幅度減小了無人機體積、重量、功耗,將無人機由人工操控轉為全自主飛行,讓無人機融入了人工智能應用。
除了開幕論壇上,眾多新品發布外,本屆尖兵之翼組委會還在展覽中心專門開辟新品發布專區,供企業發布最新研發的產品技術及應用解決方案。
靜態展覽活動精彩不斷 知名企業紛紛亮相
伴隨著開幕論壇,本屆尖兵之翼在靜態展覽上秉承往屆成功的特色和規模的基礎上,結合目前無人機發展最前沿、最具熱點的產品與技術,實現參展企業再創創新高。,共有100余家知名無人機企業、科研院所及配套產品生產商,在展覽總面積達8000平方米主會場上,展示展演無人機及相關產品超過300臺/件。
同時,國內外知名的工業級無人機廠商紛紛亮相,中航智、河南三和航空工業、錦程航空、中科靈動、北京淳一、天騰航空、創衡控制、北京致導科技、北京際翔智能科技、北京耐威智能、廈門林巴賀、德州卡本梵博復合材料等攜最新產品技術及解決方案登陸本屆尖兵之翼大會暨展覽會。
在產品展示方面,本屆展覽會匯聚了國內外無人系統產業鏈上具有有代表性的整機、配套產品,涵蓋工業無人機、商業無人機、地面無人裝備、海上無人裝備、無人機各種配套部件及相關解決方案等。
在技術展示方面,本屆展會充分展示了涉及行業目前的比較成熟的動力裝置、機體結構及相關材料、飛行控制、發射和回收技術、無線通信遙控、圖像回傳等相關技術,另外行業前沿的無人機探測和避險技術、AI技術手段也悉數登場亮相。
央視等權威媒體爭相報道
在軍民融合大背景下,“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迅猛發展,其社會影響力與品牌度不斷提高。本屆尖兵之翼吸引了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天津電視臺、廣東電視臺、深圳電視臺等多家電視媒體報道,其中北京電視臺在12日飛行展演活動上就進行了先期報道。
隨著“尖兵之翼--第九屆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開幕,為期三天大會暨展覽會為我們帶來無人機領域更多新奇、實用、前沿的產品技術以及新觀念,走進尖兵之翼,走進無人機發展最前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