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第十二屆珠海航展已在11日拉下帷幕,宇辰網作為特邀媒體,感受了一把航空航天界的盛世狂歡。然而透過航展的棱鏡,折射出不少問題,似乎能窺到行業的一些端倪。相比神速增長的航空航天館參展企業,無人機展區則比預想中“平穩”許多。這是無人機行業的“冷靜思考”,還是技術上的“后繼乏力”?怎樣發展才能再高調瘋狂一把?宇辰網就這些疑問采訪了行業內幾家具有代表性的參展企業。
2018年10月23日,馬化騰在知乎上提了一個問題:“未來十年哪些基礎科學突破會影響互聯網科技產業?產業互聯網和消費互聯網融合創新,會帶來哪些改變?”這一問題的拋出,一時引爆了互聯網圈。
有業內人士認為,未來三五年依舊是技術產業化的瓶頸期。“拿當下火熱的人工智能技術來說,目前落地能力依然偏弱。從實驗室取得突破,到轉化成大規模改造產業的生產力,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這當中,不僅僅是技術突破的問題,還存在各種市場壁壘——例如政策、用戶理念等。
目前,成都縱橫已經具備5-100公斤級別工業無人機完整的技術儲備和成熟的產品系列。縱橫的工業級無人機年銷量已達到了幾百套到上千套,在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市場的占有率已達到70%以上。
談到企業發展的減法,成都縱橫董事長任斌曾提出他的發展思路,即“從產品到精品,從精品到系統,從系統到解決方案”。“每個公司都要有自己的堅持,就像磨豆腐,要老老實實把豆腐磨好,除此之外,想多了也沒用。”在他看來,只要把一個一個的行業用戶搞定,公司自然就可以發展。
任斌說自己對工業無人機發展的看法始終沒有改變,對于工業無人機來講,現在依然是一條“雄關漫道”,包括軍用無人機、工業無人機、消費級無人機,都才真正剛開始拉開大幕。這意味著,不管是你做的是消費級無人機、工業機無人機還是軍用無人機,對于每一個公司來說,都有很多的機遇。就成都縱橫來講,他說最重要的是踏踏實實把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做好,把產品做好、系統做好、客戶服務做好。
專注于某一領域,用減法換取企業發展的加法,已成為很多無人機企業的共識。易瓦特董事長趙國成在接受宇辰網記者采訪時說:“和大多數創業者不同的是,易瓦特一開始就只專注于工業級無人機這個領域,一步一個腳印,將產業越做越精、越做越深。當時,消費娛樂的確有很大的市場蛋糕,但我們認為無人機在工業領域的廣泛應用,對社會的貢獻更多,創造的價值更大,影響會更加深遠。”
正因為易瓦特一開始在做“減法”, 如今實現的是“加法”效應。從當初電力巡檢產品入手,易瓦特創始團隊收集行業痛點,切實了解用戶需求,對不同用戶提供個性化的產品和解決方案,最終在這一領域積累了良好口碑。在2017年國家電網“無人機大比武”技能競賽上,26家參賽的省公司中,有22家公司都是選用的易瓦特飛機,比率達到了85%,最終幾乎所有重要獎項,都被使用易瓦特無人機的省公司囊括。這些更為其它領域的無人機應用形成了示范效應。目前,易瓦特無人機產品已應用于新聞影視、應急救援、警用消防、能源巡檢等10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