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普及:多旋翼無人機結構
來源:AUVSC
|
作者:高博特軍工
|
發布時間: 2021-04-07
|
15985 次瀏覽
|
分享到:
多旋翼無人飛行器主要分為飛行器機架、飛行動力裝置、飛行控制系統、任務載荷系統幾大部分....
我們前文說過,無人機最早產生二戰時期。到了最近幾年,有廠商逐步把軍用無人機的技術轉移至電子消費品的生產之上,制造出了定價較平、操作較易的無人機,最終讓這一科技在消費者的市場上大熱起來。那今天就為大家講解一下多旋翼無人機的結構。
多旋翼無人飛行器主要分為飛行器機架、飛行動力裝置、飛行控制系統、任務載荷系統幾大部分。
第一:飛行器機架(Flying Platform)的大小,取決于螺旋槳的尺寸及電機(馬達/馬達)的體積:螺旋槳的尺寸越大,電機的體積越大,機架的大小便會隨之增加,但隨著技術的進步,機架的材料逐步采用了輕量化的材料,例如碳纖維等。
第二:無人機的推動系統(Propulsion System)主要由螺旋槳和電機所組成,當螺旋槳產生旋轉時,便可以產生反作用力來帶動機體飛行。系統內設有電調控制器(Electronic Speed Control),用于調節馬達的轉速。
第三:飛行控制系統(Flight Control System)簡稱飛控,能夠穩定無人機飛行姿態,控制無人機自主飛行或半自主,擔當了無人機的大腦。內部一般包括了控制器、陀螺儀、加速度計和氣壓計等一系列傳感器。正是依靠這些傳感器穩定住了無人機的機體,配合上GPS導航及氣壓計數據,便把無人機穩定在了一定的位置和高度。
第四:遙控器(指Remote Controller或Ground Station),是地面上操縱無人機飛行姿態以及下達任務指令的傳達設施。
第五:遙控信號接收器(Remote control receiver),同樣也是目前采用最廣泛的一種紅外線通訊元器件,因為其體積小、功耗低、功能強、成本低等特點而廣受歡迎。
第六:任務載荷系統(Mission payload system ),是指那些裝備到無人機上為完成任務的設備,無人機的任務載荷的快速發展極大地擴展了無人機的應用領域,無人機根據其功能和類型的不同,其上裝備的任務載荷也不同,例如可見光相機、紅外相機、農業養護噴灑泵等等,不同的任務搭載裝備也讓它在不同的領域都可以大展身手。
航空產業可以說是我國工業生態鏈的高端產業,它體現了我國高端制造領域的強大能力,同時也是現代工業的皇冠。現在回想二十年前的今天,中國的飛行員王偉為了維護祖國的尊嚴而沒有退縮,那一句“81192已無法返航,你們繼續前進”,海空衛士王偉,用生命最后的忠誠告訴我們,捍衛國家領土主權完整和民族尊嚴,從來都沒有“退一步海闊天空”。祖國終將選擇,那些忠于祖國的人,祖國終將記住,那些奉獻于祖國的人。而現在中國的航空制造也走在了最前端,成為世界領先的水平。
無人機產業的發展之迅速、應用范圍之廣。綜合了多門學科,對我們的生活也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力,從而在現階段占據生產工業的一大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