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黑飛”現狀調查
來源: AUVSC
|
作者:青海法制報
|
發布時間: 2021-04-07
|
12002 次瀏覽
|
分享到:
今年3月初,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管制“低慢小”航空器》的通知,對禁飛區域加強管制.....
近年來,我國無人機呈爆發式增長——從旅游景區、影視基地到重大新聞現場,頻頻可見無人機“忙碌的身影”。然而,從無人機行業管理到使用者的飛行資質、行為準則等,仍存在監管漏洞,頻頻出現的“黑飛”“闖入禁飛區域”等現象,更為無人機的發展蒙上陰影。無人機的管理漏洞主要在哪些方面?如何才能更為有效地進行規范與管理?
今年3月初,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于管制“低慢小”航空器》的通知,對禁飛區域加強管制。
記者調查發現,多數無人機操作人員處于“無證駕駛”狀態,對無人機的“黑飛”也處于有規定難執行的監管尷尬。
01“黑飛”居多 心存僥幸
天色漸暗,華燈初上,在西寧市城西區某新落成的大樓前,無人機的蜂鳴聲及機身閃爍著的紅色警示燈如同蜂群一般擠在跟前,從各個角度拍攝著網紅地標。
“你都沒辦法往跟前飛,就怕撞。”無人機愛好者老馬告訴記者,最近這棟大樓落成,造型和亮化做得非常漂亮,吸引了一眾愛好者以它為主題拍攝西寧夜景。
如此壯觀的起飛景象,卻有著不少起飛“黑戶”,在群眾的頭頂、重點城市建筑上空埋下隱患。經過調查走訪,記者發現無人機操作人員主要分為證照齊全、多見于專業領域的專業機“白飛”和無證飛行的“黑飛”。青海省林草局森林防火預警中心工作人員說:“我們是為了更好地完成森林防火工作而使用無人機。無人機駕照都是配套學習的。”
無人機愛好者中“黑飛”居多,多見于廣場、公園等領域。一張無人機駕照成了“黑飛”和“白飛”的差別,也是“黑飛”愛好者們的痛點。
02 隨性飛行 違反法律
今年3月2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加強無人機等“低慢小”航空器安全管理的通告》,其中對“低慢小”航空器的范圍界定、手續、禁飛區作了明確規定,讓群眾加深了對“黑飛”的認識。
“黑飛”究竟是什么?“黑飛”有哪些危害?帶著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西寧市公安局城中公安分局治安大隊民警張雪健。
張雪健告訴記者,不單單是未取得駕駛證才算“黑飛”,還包括未經報批直接飛、不按報批的飛行路線飛行,未經批準飛入飛行禁區都屬于“黑飛”。
“黑飛”擾亂空中交通管制,危害空中交通安全,如從高空掉落也足以傷人。
不僅會對他人的人身安全產生威脅,“黑飛”還可能會承擔法律后果。張雪健說:“違反規定‘黑飛’的,公安機關依法采取緊急處置措施;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有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的,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64條:“下列行為之一的,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處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并處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罰款:(二)未取得駕駛證駕駛或者偷開他人航空器、機動船舶的。”
03“黑飛”洗白 困難重重
無人機愛好者老馬告訴記者,在線下店里購買無人機,商家現場就會幫你實名認證。相當于給你的無人機辦了一張“身份證”。但有了“身份證”并不代表具備操作無人機的資格。
對于許多無人機愛好者來說,“我只是愛好”這個理由就足以讓其懷揣僥幸心理,無證操作無人機。
“我只是愛好,考駕照太貴了。”據了解,當前無人機駕駛證的種類主要有三種,有某品牌自己的UTC駕照、航模協會ASFC證、民航局的AOPA證,近萬元的學費,讓許多無人機愛好者望而卻步。
“我不常飛,不會出事的。”無人機愛好者老馬告訴記者,攝影愛好者買無人機的比較多,不一樣的視角會有不一樣的美。在他認識的無人機愛好者里,能實名認證給飛機辦張“身份證”的多,但持駕駛證的寥寥無幾。大家都認為只要飛的離人群遠一些,小心一點,即使“炸機”也不會有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