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6月18日上午,航空工業一飛院宣布TP500無人運輸機成功首飛。據介紹,該機可滿足500kg級標準載重、500km半徑范圍的無人駕駛航空貨運場景需求,最大航程達1800km,是一款通用型大載重無人運輸平臺,也是中國首架按照適航要求開展研制的固定翼無人駕駛運輸機。
TP500 ?航空工業一飛院
另據制造方壹通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發布的相關材料介紹,TP500是一款完全正向設計的運輸無人機,有良好的成本競爭力,并擁有成熟的動力系統、多余度核心機載系統,具有ADS-B In/Out功能,采用加密鏈路數據與多路鏈路監控,有晝夜全天候運營能力。
航空產業網認為,此款貨運無人機無論在商業模式和機型設計上均有特別之處,點評如下:
適合中國國情的協作整合之路
TP500設計與制造的走了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協作整合之路:采用了央企國家隊承擔總體設計、民營企業與央企混改企業為制造主體的項目團隊,同時以型號研制為契機吸收整合國外先進制造技術,并對園區配套產業化發展進行了布局。
據光威復材與安泰復材披露的消息,該無人運輸機由航空工業第一飛機設計研究院作為總體研制單位,壹通無人機系統有限公司作為總體裝配單位,由光威復材負責復合材料預浸料主材、機身及尾翼的制造與研制任務,由安泰復材主要承擔全復材機翼整體部段的研制任務。
?總體設計:航空工業一飛院
?總體裝配:壹通無人機
?機身與尾翼:光威復材
?機翼:安泰復材
航空工業一飛院是“飛豹”殲擊轟炸機、ARJ21支線客機與運-20運輸機等機型的設計單位。無人機項目是一飛院利用其技術優勢的一次產業化探索。據報道,2020年年底,由航空工業一飛院與亨通集團聯合共建的亨通航空產業園落地蘇州吳江開發區,項目計劃總投資50億元,計劃通過引進無人機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形成關鍵零部件的配套生產與研發能力,預計項目達產后可實現年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年利稅20億元。
交付TP500機翼 ?安泰復材
安泰復材披露,公司從2020年起就開始參與TP500機型的研制,其發揮國際化平臺優勢與在國際大飛機產業鏈中驗證過的復材技術,大膽應用了全結構膠結、復材整體油箱等創新技術方案。航空產業網認為,此類技術會對結構減重有顯著效果,將來應會有更多的場景。
體現了“面向市場”的設計思路
航空產業網認為,TP500無人機的設計在中規中矩中有所創新,可謂“守正創新”,體現了追求市場成本競爭力和應用場景的適配性的思路。
TP500采用的成熟活塞式動力裝置和整體國產復材結構都有利于減重降本。平直的機身截面又可以保證較大貨艙空間(3.3立方米),具備輕量化貨盤,有良好的適用性。據壹通無人機介紹,采用TP500運輸,噸公里成本低于5元。
TP500裝載中 ?壹通無人機
波音747LCF裝載中 ?Boeing
TP500整機總體布局上非常有特色的一點就是采用了后機身折疊兼做機尾貨艙門的設計。這種貨倉開口設計類似波音用來運輸大部段的747LCF運輸機,省去了單獨的貨倉門,且更便于大件貨物的裝卸,堪稱此無人機的一個亮點。
可復制的模式與廣闊的想像空間
作為一種交通工具,民用航空器根本應用場景是運輸。先從有巨大需求的貨運切入,并對其他應用場景進行探索是一條合理的路徑。據壹通無人機披露,除0.5噸級無人運輸機外,還將研制2到10噸級無人運輸機。
規劃中的貨運無人機系列 ?壹通無人機
談到航空貨運乃至通用航空,業內人士常常對標美國。今年,德事隆公司為支線運輸量身打造的賽斯納408通航飛機已經交付FedEx,給了我們支線貨運解決方案一個很好的參考。
航空的產業化發展需要大的需求場景。我國有世界第一大的快遞市場,同時航空產業的基礎設施也在快速補強。支線貨運無人機給了打造適合中國國情的大交通體系的一種新思路,相信未來將有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