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前言
隨著人工智能、分布式系統、組網通信等技術的推進,以及機載硬件水平的顯著提升,無人機集群受到以中美為首的軍事強國高度關注和大力發展。無人機集群也被認為能夠顛覆未來戰場形勢的一種作戰手段,因此軍事強國均在加緊無人機集群技術攻關并開展集群飛行試驗,力爭將融合新技術的無人機集群應用于實戰。
01 國內外無人機集群作戰研究現狀
美國無人機集群作戰研究現狀
研究現狀
世界軍事強國高度關注無人機集群裝備發展,美軍在率先開展探究無人機集群作戰概念的同時,大力推進關鍵技術攻關和集成驗證,面向不同任務開展了體系集成和試驗驗證。圍繞“系統概念/架構”、“自主協同”、“無人機平臺”、“通信組網”等方面展開了大量研究工作。
無人機集群作戰項目
①“進攻性集群使能戰術(OFFSET)”項目中聚焦集群自主性、人-集群編組、集群感知、集群網絡互連和集群邏輯,促進集群自主性和人-集群編組取得革命性進步。無人機自主作戰能力和無人機編隊層級的自主能力、降低了對高寬帶通信和操作人員的依賴,使分布式作戰更為可行。
②“金帳汗國”項目發展通用化組網協同控制技術、使小直徑炸彈、AGM158空對地導彈、ADM-160空射誘餌彈等現有武器在發射后協同作戰。
③“小精靈(Gremlins)”項目發展能齊射低成本、可回收、安全和空中可找回的無人機創新技術及系統解決方案。“低成本無人機集群技術(LOCUST)”利用無人機可消耗和掛載多種載荷的特點降低作戰人員威脅,并基于此推進了“空中發射效應”項目,推進利用無人機集群構建大范圍偵察感知、態勢構建、時敏打擊和引導攻擊,進一步降低有人戰機執行作戰任務風險。
④“山鶉”項目發展能齊射低成本、可回收、安全和空中可找回的無人機創新技術及系統解決方案。
“山鶉”項目演示試驗
⑤“近戰隱蔽一次性自主無人機 (CICADA)”項目發展一種低成本衛星導航的一 次性微型無人機,通過攜帶微型傳感器在任務區 域大量布撒形成龐大而穩定的探測矩陣,構建分布式戰場態勢。
美軍 Code 項目打擊示意圖
中國無人機集群作戰研究現狀
研究現狀
中國實施了“戰斗機布撒無人機集群”項目進行遠程遠海電子戰、飽和攻擊、 心理戰,“攻擊型無人集群”項目進行了跨海區域風控、摧毀火力群等。
02 無人集群在城市作戰中的應用
01 城市作戰的特點及難點
城市作戰是現代戰爭的一種主要形態,城市環境中高樓密布、街巷縱橫、地下基礎設施復雜、電磁環境惡劣。城市作戰具有以下特點:
(1) 戰場環境復雜,進攻突破難
城市作戰中,防守一方可以憑借林立的高樓和 四通八達的地下管廊建立堅固的堡壘,利用地形優 勢居高臨下、以點控面、組織攻擊,并可以在市區內為敵方設置各種障礙,延緩攻擊進程; 而進攻一方常常需要短兵巷戰、攻堅戰斗,但由于地形、環境、敵情等獲取困難,易被伏擊,為適應戰斗需要,常常需要集武器攻擊、突破障礙、火力支援等于一體,并能夠靈活機動。
(2) 通信指揮困難,協同作戰難
在城市環境中,受大型建筑物等的影響,有線通信機動性差,而無線通信的通信信號容易被干擾、遮擋,這給指揮控制帶來了極大的困難。由于通信指揮困難,武器之間、作戰人員之間協同困難,易于單打獨斗,不易于協同作戰。
(3) 偵察攻擊受限,遠距作戰難
由于城市的復雜環境,現有的大型武器裝備在 城市作戰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對于大范圍偵察裝備,難以發揮“看得遠”的優勢; 對于遠距離火力攻擊裝備,在容易隱藏、偽裝的城市區域,難以發揮“打得準”的優勢; 而大型主戰裝備在城市環境中的機動性差,易被攻擊,使用受限。
02 無人集群在城市作戰中的應用前景
智能無人集群作為一種顛覆性技術,一直被視為各國無人系統人工智能的核心,是未來智能無人系統的突破口,也是形成非對稱武器裝備,實現彎道超車的殺手锏,技術以大量微小型無人機為載體形成作戰力量可為復雜環境下的城市作戰提供新型作戰手段。
無人集群具有智能化程度高、越障能力強、機動靈活、成本低等特點,可應用群體戰術,在城市空間執行自主偵察探測、自主目標識別、自主任務協同等,可以分布式協同為戰斗人員提供戰場全局態勢分析,同時可以分布式協同智能決策,大大減輕作戰人員的工作量同時降低人員傷亡概率,具有極大應用價值。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