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第三關,實現“實時共享”。在控制中樞的指令下達時,不同位置的無人機也面臨著千變萬化的戰場局勢。更快、更全面地掌握戰場動態,相當于擁有更多的“眼睛”和“耳朵”。實現無人機個體間的實時信息共享,有利于在戰場上占據先機與優勢。
盡管如此,由于作戰過程中,無人機絕大多數時間在進行快速移動、數量改變、位置變化,通信系統整體處于實時動態反復破碎再重組的狀態,通信質量也會受到影響。同時,無人機之間的頻繁通信容易導致信息數據過載,超出系統的處理極限,使得重要信息無法及時傳達。
03 打造無人機的“空中大腦”
無人機能飛多遠?RQ-4A無人機給出的答案是,26000千米。
出色的飛行距離,讓這架無人機獲得“全球鷹”的稱號。然而,僅在2018年內,就有2架RQ-4A無人機在任務途中墜毀。
與有人機相同,無人機作戰也遵循“一寸長、一寸強”的原則。讓無人機飛得更遠,向來是各國科研人員的研究目標。但無人機一旦飛行超過一定距離,受到地形、磁場、信息傳輸等因素影響就更大,僅靠地面控制站很難完成任務。為此,科研人員提出空中指揮所模式,希望通過前移控制站強化對無人機的控制。
最初,科研人員嘗試將直升機作為空中指揮所的載體。讓直升機跟隨無人機協同作戰,既可以觀察無人機狀況,也能建立起穩定可靠的數據連接。可這一想法還沒投入實踐,就很快被否決。戰場環境瞬息萬變,直升機普遍升限低、機動性差,在作戰行動中無疑是“活靶子”。
那么,該如何安全有效地控制無人機作戰?
不同國家有不同解決方法。美國“捕食者A”無人機設計之初,就在無線數據鏈上開創性地采用衛星中繼通信技術。一方面,在機頭上方安裝遠距離衛星通信天線,用于衛星與無人機之間的數據傳輸;另一方面,將衛星數據鏈終端設置在一輛“悍馬”高機動越野車上,進行地面控制站與衛星間的數據傳輸,通過越野車這個中轉站提升控制精準度。
俄羅斯深入挖掘空中指揮所的可行性,提出了兩種指揮平臺——改裝伊爾-76MD-90A大型軍用運輸機,用于大中型察打一體無人機及無人戰斗攻擊機的指揮控制,承擔空中作戰、遠程空地精確打擊、戰略偵察監視等任務;改裝米-38中型運輸直升機,負責中小型察打一體無人機的指揮控制,主要面向低空、超低空的空地作戰。
傳統的綜合地面控制站只能在陸地機動,空中指揮所卻可以“插上翅膀飛翔”。這為無人機指揮控制模式帶來全新可能:不僅縮短了無人機控制鏈路,改善衛星中繼通信的延遲問題,還能提升抗干擾能力。此外,空中指揮所也可以采用衛星中繼通信技術,作為與無人機保持數據聯通的輔助手段,從而形成雙路通信、互為備份的冗余模式。
未來,無人機指揮所有望完成從地面到空中的跨越。軍用作戰無人機通過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加持,也將更加適應日益復雜的新型戰爭環境,以及未來高烈度、高技術的戰場需求,登上更大的歷史舞臺。
以上內容為高博特編輯選取的熱點新聞,尊重原創,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 特別關注 ——————
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尖兵之翼”永不落幕。自2005年首次定義國內無人機專題會展活動品牌暨“尖兵之翼”中國無人機大會及展覽會以來,高博特始終堅持讓科技更好地賦能產業的愿景;努力為行業企業搭建產業鏈高端交流平臺,為科技轉化為生產力服務。具體業務范圍涵蓋:信息情報、媒介傳播、會展活動、招商加盟、品牌提升、咨詢服務、產品中心等七大服務體系,長期服務于“軍轉民、民參軍、軍民融合”等國家戰略。
2023年,高博特集買、賣、租、播、展、會、賽、培于一體的新型展廳項目即將啟幕,該展廳旨在從深度對接的層面為各入駐企業一站式解決經營中面臨的各項問題,企業租、賣的產品我們來、企業需要的品牌我們筑、行業頂尖的賽會我們辦、行業急需的培訓我們辦。新的一年,高博特新模式、新服務、新平臺,必將給各一直以來支持我們的朋友帶來全新的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