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體育總局航管中心關于征求《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辦法》意見的函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育行政部門,各有關單位和個人:
為了規范模型航空器飛行及有關活動,促進模型航空器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航空安全、公共安全,根據《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及相關規章制度,我中心組織研究起草了《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現印發你們征求意見建議。請認真組織研究,并于2023年12月20日前將書面意見加蓋單位公章后反饋我中心,逾期不反饋視為無意見。
聯系人:劉峰
電 話:010-67051859 傳 真:010-67050038
電子郵箱:2784363294@qq.com
特此致函。
附件:1.《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docx
2.《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doc
體育總局航管中心
2023年12月14日
《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起草說明
為了規范模型航空器飛行及有關活動,促進模型航空器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航空安全、公共安全,根據《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及相關規章制度,體育總局航管中心組織研究起草了《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現將有關情況說明如下。
一、制定《管理辦法》的必要性
(一)制定《管理辦法》是貫徹落實《條例》的需要。為規范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以及有關活動,國務院、中央軍委制定并公布了《條例》,于2024年1月1日施行?!稐l例》規定了模型航空器的含義和飛行空域。為切實貫徹落實《條例》,亟需對模型航空器的分類、生產、等級、操控人員、航空飛行營地的相關制度進行明確。
(二)制定《管理辦法》是促進航空模型運動高質量發展的需要。模型航空器又稱航空模型,是傳統的航空運動項目之一,融合了競技、制作、飛行和相關科學原理,青少年和愛好者廣泛參與。無人機運動作為新興的航空模型項目,近年來發展迅速,參與人群逐年擴大。為確保航空模型運動健康發展,滿足參與者安全飛行的需要,亟需對航空模型的飛行資質、器材管理和飛行場地等明確相關要求,促進航空模型運動高質量發展。
二、主要內容
《管理辦法》共七章,三十一條,主要內容如下:
(一)關于適用范圍。一是明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展飛行、生產等與模型航空器有關活動的,應遵守本辦法(第一章第三條)。二是明確模型航空器的定義與技術規格(第一章第四條、第二章第七條)。三是明確模型航空器的管理機制(第一章第五條)。
(二)關于器材與登記。一是模型航空器根據技術規格分為A、B、C、D四個等級(第二章第九條)。二是明確D級模型航空器按照一機一碼、人機對應的原則實行登記管理制,D級模型航空器的生產者應當在模型航空器機體標注唯一產品識別碼(第二章第十條)。
(三)關于飛行場地。一是模型航空器應當在航空飛行營地等和經相關部門批準的臨時場地和空域內飛行。飛行場地應當劃分飛行區、維修區、觀眾區等滿足安全需要的功能區(第三章)。二是A級模型航空器重量輕、速度慢,用于普及推廣航空模型運動,飛行時不需要申報空域,但不允許在管制空域飛行(第七章第二十七條)。
(四)關于飛行資質。一是B級、C級和D級遙控模型航空器的操縱人員應當申請取得相應遙控航空模型操縱員執照。二是未成年人飛行B級、C級和D級遙控模型航空器時應有具備同樣飛行資質的成年人陪同(第四章)。
(五)關于飛行安全。一是明確組織模型航空器飛行活動的單位及個人對飛行安全承擔主體責任,飛行單位應主動制定安全飛行流程,落實風險防范措施,并與當地飛行管制部門保持通訊暢通(第五章第十九條、二十條)。二是飛行模型航空器時應當遵守的安全要求(第五章第二十一條、二十二條、二十三條和二十四條)。
(六)關于處罰。處罰分為警告、暫停資質和吊銷資質三級,并明確各級處罰對應的情節(第六章)。
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模型航空器飛行及有關活動,促進模型航空器事業快速健康發展,維護國家安全、航空安全、公共安全,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依據《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及其他有關規定制定。
第三條 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開展飛行、生產等與模型航空器有關活動的,應遵守本辦法。
第四條 模型航空器,也稱航空模型,是指有尺寸和重量限制,不能載人,不具有高度保持和位置保持飛行功能的無人駕駛航空器,包括自由飛、線控、直接目視視距內人工不間斷遙控、借助第一視角人工不間斷遙控的模型航空器等。
第五條 國務院體育主管部門會同有關空中交通管理機構,國務院工業和信息化、公安、民用航空、市場監督主管部門共同建立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機制,及時溝通、協調、解決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統籌、指導全國模型航空器飛行管理工作有序高效開展。
(一)縣級及以上體育主管部門會同地方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本行政區域模型航空器有關管理工作。
(二)地方模型航空器有關協會應當宣傳模型航空器管理法律法規及有關知識,增強有關單位和人員依法依規安全開展模型航空器飛行及有關活動的意識。
第六條 縣級及以上體育主管部門及其有關管理部門應當為模型航空器的飛行活動建設航空飛行營地,支持模型航空器的普及教育和相關活動的開展。
第二章 器材與登記
第七條 模型航空器的技術規格:總升力面積不超過500平方分米,飛行重量不超過25千克,活塞發動機氣缸工作容積不超過250立方厘米,電動機電源空載電壓不超過72伏,噴氣發動機推力不超過250牛頓。
第八條 模型航空器應滿足《航空航天模型運動器材通用要求》(T/ASFC 1006—2020)中的各項要求。
第九條 模型航空器根據技術規格分為A、B、C、D四個等級。
(一)A級:所有線操縱類模型航空器,以及飛行重量不大于0.25千克,且最大平飛速度不大于40千米/小時的各類模型航空器。
(二)B級:飛行重量大于0.25千克不大于3.5千克的自由飛類、非噴氣動力固定翼類和旋翼類、最大平飛速度不大于70千米/小時的第一視角類無線電遙控模型航空器。
(三)C級:飛行重量大于3.5千克不大于15千克的非噴氣動力固定翼類和旋翼類、最大平飛速度不大于100千米/小時的第一視角類無線電遙控模型航空器;飛行重量不大于3.5千克,且最大平飛速度不小于100千米/小時的第一視角類無線電遙控模型航空器。
(四)D級:飛行重量大于15千克,或以噴氣發動機為動力的無線電遙控模型航空器。
第十條 D級模型航空器實行登記管理制。登記遵循一機一碼、人機對應的原則,由航空體育主管部門負責實施。
(一)D級模型航空器的生產者應當在模型航空器機體標注唯一產品識別碼。
(二)D級模型航空器所有者應主動向有關部門登記個人信息和模型唯一產品識別碼,如發生變化應及時變更登記信息。
第十一條 外國公民攜帶遙控類模型航空器進入我國境內從事競賽、交流飛行活動時,模型航空器須經航空體育主管部門審核批準。
第三章 飛行場地
第十二條 模型航空器應當在航空飛行營地、適飛的通用航空機場和經相關部門批準的臨時場地飛行。校園航空飛行營地僅適用于開展A級模型航空器的飛行活動,除校園航空飛行營地外所有的飛行場地應具有經空中交通管理機構劃定的飛行空域。
第十三條 航空飛行營地的申請和管理按照航空體育主管部門有關規定實施。
第十四條 模型航空器的飛行場地應當劃分功能區,包括飛行區、維修區、觀眾區等滿足安全需要的區域。區域劃分應設置明顯的標志和安全隔離線。飛行區嚴禁無關人員和車輛進入。模型航空器維修區、機庫必須配置滅火器。
第四章 飛行資質與管理
第十五條 B級、C級和D級遙控模型航空器的操縱人員應當具備下列條件,并申請取得相應遙控航空模型操縱員執照。
(一)接受安全操控培訓,并經考核合格。
(二)無可能影響遙控模型航空器操控行為的疾病病史,無吸毒行為記錄。
(三)近5年內無因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擾亂公共秩序的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處罰的記錄。
第十六條 未成年人放飛B級、C級和D級遙控模型航空器,應在具有遙控模型航空器飛行資質的成年人陪同下進行。陪同人應承擔監護責任。
第十七條 港、澳、臺居民在內地飛行遙控模型航空器須取得相應飛行資質,并按照本辦法相關要求實施飛行。
第十八條 外國公民在內地飛行遙控模型航空器須經航空體育主管部門批準,并按照本辦法相關要求實施飛行。
第五章 飛行與安全
第十九條 組織模型航空器飛行活動的單位及個人應當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對飛行安全承擔主體責任。飛行單位應主動制定安全飛行流程、緊急情況處置預案,落實風險防范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第二十條 組織模型航空器飛行活動的單位應當與當地飛行管制部門保持通信暢通,服從飛行調度。
第二十一條 模型航空器不得在人群和建筑物密集區域上空飛行。
第二十二條 模型航空器實施飛行前必須進行安全檢查。由模型航空器操縱員對模型航空器的結構強度、動力系統、遙控系統和伺服系統等進行檢查,確認模型航空器能夠確保飛行安全時方可實施飛行。
第二十三條 放飛自由飛類模型航空器前,放飛者應當加強對周邊環境和空域判斷,確保飛行安全。
第二十四條 操控模型航空器應當遵守以下規范:
(一)自由飛類模型航空器禁止使用燃繩式迫降裝置。
(二)線操縱類模型航空器飛行時,操縱員與操縱手柄之間必須始終保持有可靠牢固的安全繩索連接。
(三)模型航空器所用電池進行充放電時,必須有專人值守。
(四)相關易燃品、動力電池必須分類存放。
第六章 處罰
第二十五條 從事模型航空器飛行活動的單位或個人違反本辦法的,視情節嚴重程度給予警告、暫停資質和吊銷資質的處罰。
(一)有以下情節的給予警告:
1.利用模型航空器進行超視距飛行的;
2.在符合第十二條規定場所飛行時,不服從管理的;
3.違反第二十一條規定的;
4.飛行D級模型航空器時,出現偽造、變造、故意遮擋或不清晰模型機體識別碼的。
(二)有以下情節的給予暫停資質6個月:
1.在空中交通管理機構劃定的空域外飛行的;
2.取得飛行資質,但未按照飛行資質操控模型航空器飛行的;
3.未按照有關規定申請飛行計劃實施飛行的;
4.飲酒后實施飛行的;
5.因違反有關規定一年內受到二次警告的。
(三)有以下情節的吊銷飛行資質:
1.在暫停飛行資質期間實施模型航空器飛行的;
2.操縱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模型航空器飛行并造成重大人身或財產安全事故的;
3.不遵守政府飛行管制屢教不改的;
4.一年內受到二次暫停資質處罰的。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六條 模型航空器飛行以及有關活動,本辦法沒有規定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飛行基本規則》《通用航空飛行管制條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以及有關法律、行政法規。
第二十七條 為培養航空航天后備人才,普及推廣航空模型運動,A級模型航空器飛行時,不需申報空域。但不允許在飛行管制空域飛行。
第二十八條 模型航空器在室內飛行不適用本辦法。
第二十九條 相關術語含義:
(一)操縱員,是指實際操縱模型航空器飛行的人員。
(二)自由飛類,是指起飛至著陸的飛行過程中,與操縱員之間沒有任何物理連接的模型航空器。
(三)線操縱類,又稱線控類,是指操縱員通過操縱線操控飛行過程的模型航空器。
(四)遙控類,是指通過無線電遙控設備操控模型飛行過程的模型航空器。
第三十條 本辦法的解釋權屬國家體育總局航空無線電模型運動管理中心。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自2024年7月1日起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