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2024年南昌市迎春煙花晚會上,2400架無人機精準分布,在一江兩岸上空拼成了兩條立體“龍”的造型和“新春燈籠”“南昌味道”“福娃送福”“南昌歡迎您”等字體,光影變幻將市民游客帶入了絢爛多彩的世界。
2024年南昌市迎春煙花晚會上,2400架無人機拼成兩條立體“龍”的造型
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無人機不光參與文旅演出,在農業生產、環境監測、應急救援等領域也展現出“超強本領”。
除此之外,無人機應用還出現在哪些場景?無人機技術路徑呈現什么樣的態勢?制約無人機產業發展的因素還有哪些?……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與行業企業、專家學者交流,南昌無人機產業要如何加速振翅,飛出廣闊新天地?
潮起低空 從飛行表演到各行各業
“倒計時1分鐘……五、四、三、二、一!亮……”大年初一晚,在秋水廣場,江西空中未來科技集團(以下簡稱“空中未來”)空中文娛事業部總經理李楊通過手臺發出指令。兩條各由1200架無人機組成的“巨龍”現身一江兩岸上空——2024年南昌市迎春煙花晚會由此拉開序幕。
夜幕下的贛江上空,2400架無人機編隊、懸停,依次變幻出“祥龍騰飛”“龍騰盛世 花開滿江”等主題圖案和字樣。“作為開場表演,必須震撼人心。因此我們首個圖案就是立體的、能動的‘龍’。”李楊說。
除了生產無人機之外,空中未來還承擔了多次無人機編隊飛行表演任務——2023年,空中未來在100多個城市進行了173場無人機表演。
編隊飛行表演之外,無人機更多可能性也在被發現——裝載突擊步槍的反恐無人機、裝載大功率探照燈的應急無人機、裝載擴音器的警務無人機、裝載雷達的測繪建模無人機……
2023中國航空產業大會暨南昌飛行大會現場人氣火爆
無人機從機巢中升起,按照提前設定的路線定線巡檢、自主回巢、自動充換電等系列任務一氣呵成……在2023年南昌飛行大會上,吉利雷達一款“車+植保無人機”平臺亮相。“搭載了大型無人機起降平臺,同時利用專屬放電設備在車輛行進過程中向無人機充電,不再需要另外攜帶燃油發電機。”吉利雷達創新業態負責人王孟杰說。
在江西省綠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所屬的稻田中,利用廣州極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極飛科技”)的農業植保無人機實施農藥噴灑已有數年之久。“我們組建了自有的無人機隊,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率。”綠能農業總經理寧江說,他們還利用無人機測繪航拍檢測各季水稻種植面積,效率比人工檢測提高百倍。
大田農舍工作人員使用植保無人機開展田間作業
“農業植保無人機應用廣泛。在南昌,不僅有對稻田進行田間作業的,還有對水產進行飼料投喂的。”極飛科技公共關系經理妥紅艷說,南昌地區有大量“新農人”采購并使用他們的無人機,企業也在根據不同的農業應用場景,完善無人機相關技術,助力農業現代化。
在部分需要高空作業的場景,使用無人機替代人工已經成為共識。
“35千伏蔣巷線#44桿塔絕緣子及連接金具測溫正常,線路運行狀態良好未發現異常。”2月17日,一架無人機在35千伏蔣巷線線路走廊飛行著,兩名輸電巡檢人員盯著手中的屏幕。這是南昌縣供電公司生產技術部輸電班利用無人機智能巡檢技術開展線路巡檢的場景。
技術人員正在操控植保無人機噴施葉面肥
“無人機進行線路巡視,與傳統巡視相比,線路設備情況更加直觀,隱患排查也能更加徹底。”輸電班班長熊銘說,南昌縣轄區21條35千伏線路長達233.1公里,地域面積廣,地處田間小路居多,很多線路通道車輛、人員難以到達。以往線路巡視主要采用人工方式,通過目測、望遠鏡、紅外測溫等手段來發現安全隱患,人工巡視不僅費時,而且存在巡視死角。現在有了無人機,屏幕上線路的各個角度看得一清二楚,完全不受地形地域限制,真正實現“無死角、無盲區”巡視。 ……
“未來的無人機應用場景必將朝信息傳輸網絡化、運行空間數字化、飛行終端智能化方向發展。”李楊說,在飛行表演、農業植保、物流配送、應急救援、電力巡檢、影視拍攝等各專業領域,無人機技術及應用場景的增加,極大延展了無人機的應用領域,同時可產生巨大經濟價值。
追夢飛翔 搶占產業發展先機
隨著無人機應用場景的增加,南昌市無人機領域相關企業也在迅速增加。
“線圈、芯片、槳片、電池……”位于青山湖區的江西耐雀科技有限公司車間里,工作人員正在清點著組裝無人機需要的零部件。
“從機體開始,到完成航電系統、動力系統和機翼等部件的安裝,最后完成組裝和調試,需要三個半小時。”耐雀科技總經理黃晴說,一名操作工一天最多可以組裝4臺無人機。
耐雀科技主要生產多旋翼無人機和部分垂直起降固定翼無人機,客戶群體來自全省中、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應用于教學實訓和技術研究。
“無人機主要由五大系統組成,其中控制系統和動力系統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無人機的潛能,而我們在這些領域有自己的研發團隊。”黃晴說,通過技術創新,他們自主研發的第三代飛行控制器已成功保障了1萬架次無人機安全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