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二是改善復雜產品研制生產模式,力求最優化質量效益。隨著數字孿生技術以及5G連接性的增強,元宇宙形態有助于逼真地演示驗證大型機械工程的原理、復雜精密零件的工藝流程,還原現實車間的生產環節,減少實際操作中出現的故障。在國防工業型號產品試驗方面,元宇宙環境下模擬的最新成果更有利于提前呈現其科研設計、制造裝配和后期維護的圖景,加快產品開發進程、特點發現和優勢路徑升級。同時,還能提供零物理風險的真實培訓環境,避免不可行的研發生產項目或產生高昂的費用,加強裝備服務和安全保障的競爭能力,提升國防工業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效益。
三是推動國防工業結構化轉型,激發新業態新布局。傳統軍工制造業主要以機械化歷史階段的六大行業為基礎,發展架構與模式愈來愈難以滿足新時代中國特色先進國防科技工業體系建設的要求。隨著網絡空間、電磁空間、太空和深海等新的戰場空間不斷被開辟,聯合全域作戰和體系化對抗成為新樣式。基于元宇宙和虛擬現實的仿真應用及其可視化延伸,有望為傳統國防工業結構變革帶來新的影響和發展機遇,倒逼國防工業數字化轉型和實現自主創新的緊迫感,提高構建國產化基礎軟硬件生態的意識和理念,持續打造高可用、高安全、智能化的元宇宙數字應用新模式新業態新布局,加快構建滿足數字化智能化武器裝備研制生產需求的新型國防科技工業體系。
然而,元宇宙也因集成諸多信息技術,可能存在更加多元的內生安全隱患,面臨國防工業網絡攻擊、關鍵基礎設施故障、信息泄漏等風險。在催生新數字創意崗位、推動中小企業發展的同時,帶來了就業替代和管理結構的變化,對先發優勢以外的行業造成一定管理沖擊。軍工數字產業化轉型面臨競爭形勢,一些數字體驗較差的企業可能遭遇淘汰危機。此外,與以往數字技術生態類似,元宇宙在各國的發展和國防應用將呈現不均衡狀態,有些國家現有技術水平、用戶群體、供應鏈環境適應元宇宙發展。我國硬件設備市場增長迅速,軍事軟件研發實力相對滯后,可能面臨歧視性的準入門檻和要求,如不進行及時關注,容易導致對他國技術和標準的依賴性。
元宇宙暗和靈境技術 建議跟蹤引導和試點布局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指出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劉鶴副總理在5G+工業互聯網大會開幕致辭時也提出,要充分利用好我國產業應用場景豐富的有利條件,補齊工業互聯網短板,大膽探索顛覆式技術路徑,創造性地解決產業難題。元宇宙催生二軌社會關系、第二數字身份等認知創新,某種程度回應了錢學森先生提出的“靈境”技術概念。結合其初步發展情況,提出以下三點建議。
第一,持續跟蹤發展趨勢,科學布局元宇宙技術研究。在資本與輿論的驅動下,政府界和學術界逐漸開始啟動研究工作。建議管理部門確立“超前跟蹤、試點布局”的思路,引導軍工科研院所關注元宇宙發展動向及技術趨勢,探索構建多方認同的利益機制。國防科技工業的相對獨立性和產品的特殊屬性提供了工業元宇宙應用場景,需突破芯片、算法引擎、編輯器、網絡通信、視頻編解碼等基礎技術,強化擴展現實、衛星互聯網、融合通信、邊緣計算、區塊鏈等核心研發能力,布局6G通信、腦科學、數字孿生、人效增強等前瞻領域。
第二,加強學科交叉融合,積極培養戰略科學家隊伍。多數元宇宙公司已開始招攬人機交互、視覺算法等涉及人工智能和編程開發的科技型專業團隊。軍工行業也應借助元宇宙發展機遇,面向全球引進一些既懂傳統裝備技術、又懂戰略新興前沿領域的高端復合型人才。大力推動國防院校、高技術企業與新型研發機構開展項目合作,加強戰略科學家團隊培養,進一步優化交叉學科體系設計,支持新興學科和基礎學科進行交叉融合,積極培育一批復合型技術后備人才,為領跑元宇宙發展賽道做好全維度的人力資源儲備。
第三,鍛造國際競爭實力,主導未來網信生態話語權。元宇宙世界具有跨國屬性,以虛實融合方式改變現有指揮架構與作戰流程,相關風險挑戰將成為未來國家安全發展的潛在議題。建議加強全球網絡信息行業的橫向關聯,夯實本土企業軟硬件國際競爭實力,積極謀劃網絡空間生態布局。軍工單位應主動培育實戰化的研發能力和虛擬數字場,試點推進元宇宙涌現場景設計和典型技術在武器裝備的嵌入應用,促進傳統行業與新興技術的有機融合,主導開展國際社會合作探索性、建設性溝通,有序推進網絡信息產品研發、生態適配以及產品落地。(中國電科發展戰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