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在視頻成為主流社交方式之一的今天,年輕人對于拍攝的要求越來越高。手持云臺作為拍攝防抖“神器”,已被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所接受。在大疆天貓旗艦店,已有四款不同的手持云臺,其中最暢銷的一款月銷量超七千。
有意思的是,無論是臻迪還是大疆本體上都是做無人機出身。這些高新科技企業為什么紛紛進入手機配件賽道?在大疆已經占領全球大部分無人機市場份額的情況下,臻迪科技作為后發者,有機會在手機配件乃至C端消費市場“彎道超車”嗎?
臻迪VS大疆,無限接近卻永不相交
相對于大疆來說,臻迪還是一家稍顯年輕的企業。
成立于2012年的臻迪科技至今還沒走到第十年,在無人機愛好者的小圈子里嶄露頭角也是2019年左右的事情。而大疆早在2016年的千機大戰后一戰成名,中研產業研究院的最新數據顯示,大疆無人機已經占據了全球消費級市場70%的份額,是當之無愧的獨角獸。
在大疆的領域與之硬碰硬幾乎只能撞得頭破血流,于是臻迪選擇另辟蹊徑。
憑借多年的技術積累,大疆在無人機領域建造了一堵無法輕易打破的產業壁壘。對此,臻迪的選擇是繞過這堵墻,聚焦被大疆忽略的領域。
于是,出現了無人機發燒友眼中的“顛覆性產品”Poweregg X。這款無人機主打的防雨飛行、水上起降、無人機收聲等功能,實際上是試圖覆蓋更多使用場景以此“曲線救國”。
而當消費者已經看膩了千篇一律的空中無人機時,一款能下水的無人機確實能引起注意。這便是臻迪的成功之處:利用了消費者的獵奇心理。
而這背后反映出的是大疆與臻迪對于消費市場不同的理解。大疆更傾向于突破一個個技術難關,做“黑科技”產品;而臻迪則傾向于迎合消費者心智,做使用率更高的產品,這一點從二者手持云臺的產品差異也能看出來。
站在市場角度,自然是臻迪的做法更符合市場規律。所有的現象級消費品都離不開“大眾化”三個字,而對于非專業人士來說,他們很少關注一款消費品的科技含量有多高,但會關注這款消費品能覆蓋多少使用場景,還會關注其外觀設計、價格高低。
但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臻迪的商業邏輯并不利于其形成產業護城河。無人機實際上是一個相當看中科技實力的行業,其搭載的AI、視覺系統等幾乎都是科研領域現如今頂尖的技術。這也是為何大疆擊敗國際上眾多無人機企業成為全球無人機“霸主”的主要原因。
以快消品的邏輯做科技產品并不能長久,能決定高科技企業去留的最終還是科研硬實力。除此之外,臻迪的量產能力也有待增強。
2016年,臻迪曾在京東上發起PowerEgg小巨蛋無人機眾籌,成為首款眾籌金額過億的無人機產品,一時風光無限。但事后卻不斷延期發貨,甚至一度收到消費者的質疑與投訴,這是臻迪量產能力落后的表現。雖然如今臻迪已經在蘇州常熟擁有了一條完整的產品生產線,但大疆早已完成國內與海外生產線雙重布局,臻迪依然棋差一招。
此外臻迪的SKU也偏少,在天貓旗艦店里,臻迪共上線了四款無人機和一款智能云臺共五款電子產品,還未真正形成有核心競爭力的產品矩陣。
在不占優勢的情況下,臻迪只能消費級市場再次尋找機會。
消費級無人機迎來天花板,手機配件成第二增長曲線
2015年,大疆推出首款手持云臺相機OSMO,并在日后逐漸發展出手持云臺這一單獨品類。今年,臻迪對手持云臺進行升級,推出集手機殼、手機支架、無線充電器等功于一身的智能云臺。
兩家無人機企業先后進入手機配件領域不是偶然。
隨著智能手機功能的不斷強化,手機在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根據前瞻院的研究數據,截至2020年6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的移動電話用戶總數達15.95億戶,雖然受疫情和市場飽和度影響智能手機出貨量整體有所下降,但2019年仍實現出貨約3.9億臺。與此同時,手機殼的需求量達8.37億個,移動電源市場規模達363億元。
與手機配件龐大的市場規模比起來,消費級無人機就顯得遜色多了。從2015-2020年,消費級無人機在民用無人機的市場規模中占比逐年下降,到2020年占比約54.39%;與占比下降同時發生的是日趨減緩的增速,預計2020年中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規模約為326億元,同比增速15%。
當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規模即將觸達天花板,體量不斷增長的手機配件市場有能力為企業拉出第二增長曲線。
從市場需求來看,手機配件的使用場景也要多于消費級無人機。隨著刷短視頻逐漸成為主流娛樂活動之一,人們對于短視頻拍攝的需求也與日俱增,而在所有拍攝手段中,手機拍攝無疑是最方便快捷的一種。因此,能夠穩定拍攝的輔助工具開始獲得消費者青睞,手持云臺正是在此背景下誕生。
在大疆的構想中,外出拍攝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抖動,因此其產品主要在防抖等方向發力。而實際上,除了防抖以外拍攝過程中還可能面臨手機電量不足等問題。臻迪將視線投入到整個拍攝場景,因此產品更傾向于綜合應用。
如果說大疆是以過硬的技術實力作為產品保障,那么臻迪就是憑借“多合一”的創新理念打造差異化。
但無論對哪一方而言,手持云臺都只是其進入手機配件市場的第一步。隨著國內對消費級無人機“禁飛”等監管政策越發嚴格,消費級無人機的市場被進一步壓縮,未來如手機配件等領域將成為這些高科技企業重點關注的方向。但這并不意味著臻迪和大疆會走上完全相同的發展路線。
2021年5月25日,臻迪發布手機智能魔盒-隨動S1
臻迪科技的想象力
其實,高新科技企業做消費品,很大程度上屬于“降維打擊”,端看企業有多大的想象力。
2020年底,一款名叫“神指寶盒”的多功能指紋私密盒上線,在幾乎沒有推廣的情況下實現了平均月銷量過萬。這款產品在本質上只是一個擁有指紋鎖的收納箱,卻輕易激發了市場的消費熱情,其原因有二:一是“神指寶盒”喚醒了消費者對于隱私保護的沖動,二是在“科技賦能一切”的背景下,從未出現過的“科技收納箱”勾起了消費者的獵奇心理。
雖然智能家居的概念已經提出很久,但大體上還是拘泥于電器圈。家居的概念很廣,而居家場景又是與消費者聯系最緊密的場景之一。因此對于臻迪來說,家居是第一個可以思考的方向——一款智能鎖收納盒都能吸粉無數,焉知以后不會出現AI按摩沙發、自動收放桌椅?
其次是游戲領域。據前瞻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手游用戶規模達6.54億人,實際銷售收入達2096.76億元,且呈穩定上漲的趨勢。
隨著云游戲和VR技術的發展,VR游戲的想象空間巨大。臻迪作為無人機制造企業,VR也是其主要研究的方向之一。無論是技術輸出還是產品輸出,都有可能創造出全新的游戲模式。
雖然這只是假設,但毋庸置疑的是進駐龐大的游戲市場不僅能為臻迪帶來知名度,還能多方面收集用戶真實需求,了解市場動向。
教育也是可以尋求合作的領域之一。在教育數字化的大背景下,如果對教育的未來進行大膽猜測,3D互動式教學很可能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
對于臻迪來說,進入消費市場不是只有創造消費級科技產品這一種方法,技術輸出或是跨領域合作都能助其樹立品牌形象、打響市場知名度。不過,我們無法忽視一家科技企業對于生產顛覆市場的科技產品的執著,站在這個角度,臻迪面對的是一條充滿荊棘、曲折向上的道路。
敬請關注“尖兵之翼”(始于2006年)中國無人機大會暨展覽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