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17.擴大城市低空飛行。支持固定翼飛機、無人機、eVTOL、直升機等低空飛行器在城市安全、城市消防、空間測繪、氣象探測、環境保護等場景應用。鼓勵有條件的運營企業開展城市空中交通應用示范,豐富城市空中交通的商業運營模式,培育空中交通新業態。(責任單位:各市人民政府牽頭,省公安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交通運輸廳、省氣象局、省通航控股集團配合)
18.培育低空衍生服務。鼓勵發展飛行器托管和租賃服務,提高低空飛行器使用效率與保障能力。發揮航空裝備配套和維修保障優勢,拓展低空飛行器部件、機體、動力系統等維修以及場地、設備和供油電等低空設施維護業務。(責任單位: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省商務廳按職責分工負責)
19.完善應用牽引協同機制。統籌開展全省低空場景信息采集與發布、優質場景解決方案發現與展示、場景供需雙方對接與撮合等工作,組織低空場景促進活動,招引培育一批低空產品和服務優質供應商,培育場景應用促進機構,培育建設省級標桿場景、低空經濟示范區、低空經濟示范城市和綜合應用城市群,招引落地一批人才團隊、重點企業和創新服務平臺,探索建立低空場景開發開放、試點示范、綜合應用和項目招引聯動機制,推動形成以場景促應用,以應用激活產業發展活力的良性循環。(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牽頭,省公安廳、省自然資源廳、省生態環境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省水利廳、省衛生健康委、省應急管理廳、省林業局、省郵政管理局、民航安徽監管局、民航安徽空管分局、省通航控股集團,各市人民政府按職責分工負責)
20.推廣低空“三首”產品。支持低空企業申報國家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保險項目,對于符合條件的企業項目,積極爭取中央預算內投資支持。加強低空經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軟件等創新產品推廣應用,支持列入《安徽省“三首”產品推廣應用指導目錄》。(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牽頭,金融監管總局安徽監管局,各市人民政府配合)
專欄 開發開放“低空+”應用場景
低空+農林作業。在全省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區擴大通用低空作業面積,支持農業無人機開展施藥、施肥、播種等作業,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在皖南黃山、皖西大別山等林業區域發展森林滅火、航空護林作業,保障林業發展。在小面積農林作業需求地區,開展精準無人機農林作業。在長江、淮河、巢湖、漁業養殖區、水庫等水域開展禁漁監測、漁業喂食等航空作業。
低空+物流運輸。聚焦城鄉低空末端物流,探索無人機融入縣鄉村三級寄遞網絡體系,拓展以無人機為主的低空配送場景,加強重點物流企業與無人機運營企業合作,發展無人機配送、城際運輸等新興物流方式。強化短途客運、公務飛行功能,完善聯程服務保障配套設施,加強省內城際之間以及與長三角重要城市的航空聯系。
低空+行業應用。推動低空飛行器在公共服務領域服務應用,加強省內各級自然資源、生態環境、公安、水利等部門,以及電力、石油天然氣等單位的需求統籌與信息匯集,鼓勵各地常態化組織相關單位加強供需對接,拓展應用場景,探索形成可持續的商業模式和成熟的服務方案。
低空+應急救援。依托通用機場、運輸機場建立應急航空救援備勤基地,開展空中偵查勘測、空中指揮調度、空中消防滅火、空中緊急輸送、空中搜尋救助、空中應急通信等應急救援領域應用。鼓勵各地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提升航空應急救援指揮能力,改善應急救援航空保障條件。
低空+城市應用。支持發展以eVTOL為主的城際飛行、空中擺渡、聯程接駁、商務出行、空中通勤等城市空中交通新業態。探索城市內無人機物流配送,支持開通無人機B2B、B2C物流航線。探索無人機融入城市公共治理服務,支持參與交通管理、應急救援、城市消防、城市治安、環境保護等領域應用。
低空+文旅消費。發揮皖南山水資源、皖西紅色資源、環巢湖生態資源、皖北楚漢文化資源優勢,謀劃低空旅游項目,開通連接景區、度假區、主題公園等旅游航線,形成低空旅游網絡體系。鼓勵旅游景區發展空中游覽,開展飛機跳傘、熱氣球、滑翔傘和航空模型運動等活動;農林業發達的地區可通過熱氣球、動力滑翔機和旋翼機開展空中農業觀光;沿江沿河沿湖地區可打造水上機場,開展水上航空活動。
低空+教育培訓。鼓勵各地建設航空教育培訓基地,向公眾提供飛行培訓、航空法律普及、飛行駕駛證考證、航空器維修人員業務培訓、無人機專業人才培訓、航空科普等服務。加大與各航司合作,提供共同培養專業優秀人才渠道和實習機會。支持建立航空類職業學校進行航空學歷教育,鼓勵與民航院校合作,在交通類院校開低空經濟相關專業,聯合培養航空人才。
(五)提升低空飛行保障水平
重點圍繞低空飛行保障能力、適航審定服務能力、檢驗檢測服務水平及低空飛行管理等方面,加強技術、場地、人才等要素保障,提升飛行服務供給水平。
21.增強低空飛行保障能力。提升低空飛行保障主體管理水平,加大專業技術人員培養力度,完善財務管理,優化服務質量,加強與航空公司、地勤服務機構的交流合作。積極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提高低空飛行服務系統的響應速度和各項飛行數據處理能力,采用加密技術、訪問控制等手段防止數據泄露或篡改,保護數據的安全性和隱私性,確保飛行活動安全。(責任單位:省交通運輸廳牽頭,省市場監管局、民航安徽監管局、民航安徽空管分局、省通航控股集團,各市人民政府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