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中國安防協會.
中國安全防范產品行業協會官方賬號。及時發布安防行業要聞、政策標準、企業動態等信息,為會員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以推動我國安防事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國際地緣沖突、國內重大活動安保及應急救援等活動愈加頻繁,無人機在其中發揮的作用日益凸顯,引起了國內外廣泛關注。當前,隨著我國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的深入推進,無人機因空中監控和偵查的獨特優勢被廣泛應用于安防行業,安防無人機已成為維護社會穩定和保障國家安全必不可少的利器。本文介紹了安防無人機的應用背景,并從政策支撐、場景應用、競爭格局、技術創新等維度分析了當前安防無人機市場發展現狀,以挖掘產業發展痛點并展望未來發展趨勢。
一、安防無人機應用背景
20世紀中期,無人機發展早期主要應用于軍事領域,先后用于靶機、偵查預警、情報監控、軍事打擊等。20世紀80年代初期,美國、日本、中國紛紛開始研究和探索無人機在民用領域的應用。21世紀以來,受益于電子集成電路、衛星導航、無線電、信息化、任務載荷等技術的蓬勃發展,無人機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日益廣泛。近年來,無人機在實戰中的應用愈加頻繁,如俄烏戰爭、巴以沖突、納卡沖突等地緣沖突,以及國內重大活動安保、應急救援活動中,無人機作用日益突出。
當前,隨著無人機產業鏈趨于成熟和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技術的快速發展,無人機具備了智能化、小型化、成本低等優勢,已經成為“智慧安防”的重要科技力量。作為一種新興的技術和工具,工業級無人機已經廣泛應用于各類安防行業場景,其應用潛力和價值不斷激發。
二、安防無人機市場發展現狀
01 政策利好
近年來,我國無人機行業規范政策日漸明朗,民航局、工信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等部門相繼發布了一系列行業規范政策文件,從各部門的管理職責角度,提出無人機相關管理要求。特別是2023年5月由國務院、中央軍委公布的《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更是填補了無人駕駛航空器管理法規空白,為依法加強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及相關活動的安全監管,有效化解和防范風險,規范企業經營活動,促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了規范依據。
同時,各省市的“十四五”規劃或相關行業規劃中均將無人機產業列入其中,例如深圳、成都、北京、重慶等地在無人機及相關產業發展規劃中,均提出要推進無人機研發制造、關鍵技術突破、資金政策支持、行業應用創新等方面的工作,積極吸引無人機產業相關項目落地,扶持無人機行業健康發展。
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5G通信、物聯網等技術的發展,無人機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成為了新一輪產業革命和科技革命的熱點,也成為了加強人工智能產業落地和國防建設的重要方向。安防行業作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最成功的應用領域之一,無人機安防應用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中國安防行業”十四五”發展規劃(2021-2025年)》《關于促進和規范民用無人機制造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民航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五年行動方案》等一系列行業政策文件,也明確提出了加快無人機、物聯網、5G等技術的落地,鼓勵推動無人機在安防行業的廣泛應用,將其視為國家鼓勵發展的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
02 應用深化
隨著無人機技術與安防行業的深度融合,“空中安防、立體安防、移動安防”已成為安防新時代的重要方向。安防無人機通過搭載航攝相機、激光掃描儀、miniSAR(微型合成孔徑雷達)、專業航攝儀、高光譜成像儀等任務載荷核心部件,作為“空中視角”與地面監控系統共同構建“空地一體化”監測體系,已經廣泛應用在警用安防、活動安保、應急安防、交通安防、反恐處突安防、邊海防等領域場景。
在警用安防領域,警用無人機作為“空中視角”,可實時傳輸影像畫面,助力警務在邊境巡控、邊防轄區三維建模、水上接處警、重點違法犯罪證據固定、偵查布控、流量監控預警、禁毒緝毒等業務場景中發揮作用,為警務人員提供遠程偵查和決策的能力。
在重大活動安保領域,如大運會、亞運會、村超等重大活動安保現場,經常出現無人機空中安保的身影,通過無人機對活動現場、附近道路交通狀況實時監控,全力護航,有效維護場所內外治安秩序和交通秩序,保障社會面安全穩定有序。
在應急安防領域,當發生火災、地災等大型應急事件時,無人機可快速抵達災害現場,既可實時提供災害現場的空中態勢,又可為一線救援隊伍及受災群眾提供通信保障,同時對回傳的航測數據深化應用,為后方的指揮人員提供決策和指揮能力。“9?5瀘定地震”、重慶山火、京津冀洪澇災害、甘肅積石山地震、“應急使命?2023”等實戰中,充分印證了無人機在洪澇災害、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救援中,能有效提供應急偵察、應急測繪、應急通信和指揮調度等技術支撐。2023年12月18日,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發生6.2級地震,縱橫股份第一時間趕赴當地馳援,其大鵬無人機表現亮眼(如圖1所示)。
圖1 縱橫大鵬無人機馳援甘肅積石山地震
在交通安防領域,無人機可監測主要路段交通情況以及空中巡邏,通過掌握道路情況和車流量變化,解決城市頑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