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軍事應用隱蔽性強,安全威脅進一步升級。
美國已將太空視為獨特的作戰領域,當前要建立太空彈性架構,構建綜合性的太空軍事優勢。而衛星互聯網以及衛星手機通訊的構建,可使指揮者通過“太空”直接向處于“前線”的作戰個體發布指令,使其成為去中心化的獨立單兵個體,相關信息很難監測和反向追蹤,一旦暴露也僅是單點暴露,無法追蹤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同時若將衛星服務擴展到“車輛、船只和飛機”,例如特斯拉汽車將不再需要依賴現有的移動互聯網供應商,處于無監管狀態,使通過網絡攻擊等手段對他國進行滲透、竊取數據或結合人工智能直接用于軍事目的發起攻擊的安全威脅進一步升級。
手機終端具備衛星通信功能成為趨勢,安全防控難度加大。
伴隨衛星互聯網及衛星通信技術的逐漸成熟,“星鏈”接收設備小型化,尤其日后與手機產業一體化發展,并大范圍應用,將會徹底影響移動通訊產業,手機具備衛星通信功能,將成為行業發展趨勢,乃至消費市場標配,使信息監管難度增加。在主權國家和地區境內雖可使用行政強制力確保銷售的手機不具備該項功能,但他國入境者攜帶衛星通信功能手機入關,既不好禁止,也不好監管。且市場經濟全球化下,迫使銷往他國的手機產品需具備衛星通信功能,相關技術及資源受制于人,產業鏈安全風險加大,同時網絡安全管理風險加大。
對發展我國衛星互聯網的思考與啟示
可通過加強衛星網絡監管,確保終端信息可控。
對衛星網絡實施統一歸口管理,及早建立相應的安全機制和行業運行監管規范,布局加強衛星網絡監控,針對衛星互聯網在我國境內的應用必須構建衛星網絡“防火墻”,并加強信息接收終端控制,確保源頭可追、信息可查、終端可控。
在加強衛星業務運營許可、頻率使用許可和終端設備管控的基礎上,發展電磁偵察衛星、加強通信頻段檢測、發展頻段干擾技術,主動監控衛星通信鏈路,以截收各國從地面發出的電子信號,監測未獲得我國落地許可的衛星和終端發送的信息。
合理搶占軌道資源,提前謀劃6G發展。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通過加速發展我國低軌衛星星座搶占頻率資源和軌道資源。同時面向未來,針對引領通信產業發展的6G星地融合無線傳輸技術,加大力度及早布局建設,提前規避因他國搶占而造成的軌道資源耗竭、被迫使用他國衛星網絡,且可能會承受高額費用等風險。
依托“星網”統籌發展和安全,加速我國衛星互聯網產業落地。
針對衛星互聯網產業的發力,一是要快,在新型舉國體制框架下,既要充分發揮航天國企的主力軍作用,又要發揮航天民企的生力軍作用,加快我國衛星互聯網的建設,盡快形成規模,走向國際競爭的舞臺;二是要做好頂層設計、堅持自主可控,避免受制于人,確保產業鏈安全,只有擁有自己的“星鏈”網絡,才能不被美國牽著走,才能從根本上確保我國境內衛星互聯網及通訊信息的安全管控,不斷增強發展的安全性。(國防科工局軍工項目審核中心)
歡迎訂閱
《國防科技工業》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主管行業的權威媒體
主管單位: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主辦單位: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新聞宣傳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