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積極創新 消費扶貧惠民生
集團公司深度挖掘瀘西縣、硯山縣的特色和優勢,結合職工消費新需求,創造性推出了消費扶貧模式,受到了兩縣民眾的歡迎。
通過供需精準對接,推動消費扶貧。2016年5月,兵器裝備集團做出規劃,號召所屬單位和干部職工在自愿、市場化交易前提下,通過電商平臺采購瀘西高原梨等農特產品,以愛心消費助推脫貧攻堅。這一方面讓瀘西等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找到了穩定的市場,有效幫助當地貧困群眾提高收入;另一方面,讓集團公司廣大職工的愛心有了優質回報,職工放心消費到了真正的綠色產品。消費扶貧讓饋贈方與受饋贈方互利,變單向的“輸血”為雙向互動的“造血”,實現了當地群眾和集團公司職工家屬的雙贏。當地政府稱贊,兵器裝備集團開展的消費扶貧,是“脫貧攻堅的‘助力器’,是發展致富的‘大通道’”。
為找到消費扶貧的有效運行模式,集團公司在運營機制上提供幫助。以永寧村為試點,向永寧村黨總支提出整合高原特色農業資源,建立1個專業合作社,以“黨總支+合作社+貧困戶”模式發展強基惠農“股份合作經濟”。2016年初,由1名農村“明白人、帶頭人”牽頭、5名農村黨員創業骨干和2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的“瀘西縣鴻羽果蔬產銷農民專業合作社”注冊成立。合作社以資金、果園、冷庫、物流等入股,占比50%;村黨總支以集團公司“消費扶貧”體驗訂單、電商平臺等入股,占比50%。在具體運作上,村黨總支與合作社簽訂“三個優先”協議,即:在保證品質前提下,合作社優先采購貧困戶果品,且采購價略高于市場平均價;在采摘、裝箱、搬運等環節優先使用建檔立卡貧困戶,且支付工資略高于市場平均水平;村集體所獲“紅利”優先用于基層黨建、村組干部技能培訓、貧困慰問幫扶等方面。消費扶貧在高原梨銷售上起步,一炮打響,初戰告捷,鼓舞了士氣。目前“瀘西農特產品”電商平臺正以“高原梨”等高原水果為主打,延伸拓展至三七、天麻、苦蕎、核桃、蜂蜜等當地農特產品,推動更多農產品走出“山門”,讓消費扶貧在扶貧攻堅中發揮更大作用。
愛心為橋 接力扶貧舞彩虹
在扶貧攻堅過程中,集團公司充分挖掘各方面潛力,激發各層次扶貧積極性,促進了愛心接力傳遞,奏響了扶貧交響曲,匯聚起了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積極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增強脫貧攻堅實力。積極與國投創意產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溝通,協調中央企業產業扶貧基金向瀘西縣產業傾斜。積極與善小公益基金會合作,簽訂扶貧戰略合作協議,增進教育扶貧領域的協同。根據協議,雙方各展所長,以瀘西縣和硯山縣的技師學院為平臺,合力開展校企合作,實現供需結合,加大技能人才培養和就業,促進貧困家庭穩步脫貧。
充分調動成員單位參與扶貧攻堅的積極性,形成了上下同心推動扶貧攻堅的強大合力。各成員單位紛紛響應集團公司號召,發揮各自優勢,采取多種方式,投入扶貧資源,匯聚起了扶貧攻堅的巨大力量。
把推進扶貧攻堅與加強黨建工作有機結合,與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機結合,激發黨員干部奉獻愛心的積極性,匯聚干群愛心,搭建兵器兒女與瀘西、硯山人民攜手奔小康的金橋。2017年,集團公司撥付黨費40萬,支持兩縣修建黨員教育基地2個、創新中心1個。財務公司等單位把扶貧捐助作為干部職工奉獻愛心的重要平臺,啟動了員工個人“捐資助學,奉獻愛心——向云南瀘西縣貧困學生捐款”等活動。2016年、2017年,財務公司分別有38名和32名領導員工主動奉獻愛心。目前,這項活動正在集團公司各層面深入開展,一筆筆善款不僅改變著貧困家庭孩子的命運,也深深滋潤著他們的心田。受資助學生張鈴悅在寫給集團公司的信中深情地說:“我考上了大學,就在我正為此苦惱之時,是你們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使我又燃起了新的希望。我相信,有你們的幫助,我一定會笑著站起來迎接我光輝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