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6.打造低空相關產業集群。依托現有低空經濟發展條件,加大產業集群建設力度,加快形成產業集聚效應。平湖市重點聚焦eVTOL、新能源通用飛機等新型航空器領域,開展試驗試飛與集成研制,積極拓展低空裝備制造、運營服務等關聯配套產業。海寧市重點聚焦低空飛行控制與空中交通管理相關系統研制,孵化研制與運營企業。南湖區重點聚焦工業級無人機及機載系統、行業應用系統研制,創新開展路空一體運行管理服務,培育低空安全及關鍵零部件配套企業。秀洲區重點聚焦中國商飛飛行、乘務、機務等培訓業務,強化國產商用飛機客戶服務保障能力。(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相關縣〔市、區〕政府)
(三)持續加強低空產業創新支撐。
7.培育高能級創新平臺。做強浙江清華長三角研究院、南湖區路空協同立體交通產業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學長三角研究院、海寧長三角空天動力研究院等科研創新平臺,支持開展裝備研制和技術攻關。加快招引、建設一批低空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創新平臺。到2027年,全市低空領域各類創新平臺及企業技術中心達到15個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
8.開展關鍵領域技術攻關。結合低空產業基礎和應用需求,加快推動整機、基礎軟件、低空服務等領域關鍵技術升級。實施飛行汽車與eVTOL研制、航空航天用減震隔熱材料研發、立體交通運營體系搭建、高安全通信系統設計、芯片集成設計等一批科研攻關項目,并加快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到2027年,低空領域累計實施科技攻關項目不少于20個。(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
9.強化創新人才培育。加強人才政策支持,招引低空領域高端和緊缺人才,引進一批重大科技創新團隊。到2027年,累計引進低空領域領軍人才5人以上。支持嘉興職業技術學院等職業院校開設低空方面專業,加大專業和技能人才培育力度。鼓勵企業與高校開展產學研合作交流,共建人才培養和實訓基地,拓寬人才培育渠道。(責任單位:市人力社保局、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科技局)
(四)集成低空應用場景示范。
10.拓展公共服務場景應用。支持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在交通運輸、水利、自然資源和規劃、海事、電力等行業,開展無人機公共服務應用。推廣城市管理和執法、城市治堵、消防、海上交通監管等“低空+城市治理”場景應用。支持無人機、直升機在應急救援、醫療救治等領域應用,構建航空應急救援網絡,打造“空中應急通道”,實現應急救援30分鐘快速響應。(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公安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水利局、市衛生健康委、市應急管理局、市綜合執法局、嘉興海事局、國網嘉興供電公司、市消防救援局、中國鐵塔嘉興市分公司)
11.開展無人機物流場景應用。以主城區為核心,探索推廣無人機物流場景應用,逐步形成分級低空物流配送網絡。加強快遞、電商、物流企業與無人機運營企業合作,支持未來社區、產業園區、院校、公園等開展無人機末端配送。重點推動無人機電商物流規模化發展,以嘉興臨空經濟區為核心打造無人機電商物流品牌。推動無人機產業與一流強港建設融合發展,探索無人機在海河聯運中的場景應用。(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嘉興海事局、市郵政管理局)
12.發展低空文體旅新消費。挖掘特色旅游資源,探索在嘉興運河、烏鎮、鳳橋、鹽官、新埭等區域,開展空中觀光、空中觀潮、航空運動、航空培訓、航空展覽等特色低空項目,打造商業消費新場景,構建“低空+文體旅”新業態。到2027年,建成飛行營地5個以上,開通低空旅游精品航線8條以上。(責任單位: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商務局、市體育局)
13.積極探索潛在應用場景。持續挖掘各行業低空服務應用場景,鼓勵利用eVTOL等載人飛行器,探索拓展城市城際飛行、空中擺渡、聯程接駁、商務出行等城市交通載人飛行新業態。探索長三角跨區域發展低空經濟,共同推動低空航路網建設,開展滬嘉低空飛行應用場景試點研究。(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商務局)
(五)加快爭創低空領域試點。
14.爭創低空領域試點。積極申報創建城市空中交通管理等國家級相關試點,促進低空空域管理創新突破,推動低空經濟產業發展。爭取國家發展改革委、中國民航局等部委支持,推動我市低空領域重點項目納入國家規劃。打造縣級試點示范,鼓勵各縣(市、區)申報省級低空經濟試點示范,在低空制造、低空應用等方面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可借鑒的經驗做法和發展模式。(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各縣〔市、區〕政府)
(六)提升城市空中交通保障能力。
15.探索研究低空運行規則與標準。加強航線管理、飛行準入、運行保障等規則研究,積極參與省級及以上低空經濟相關標準、規范制定。支持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參與國家、行業、地方、團體的相關標準制修訂,加強低空經濟產業標準應用推廣。(責任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經信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國動辦)
16.強化低空運行安全保障。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在低空飛行與管理公共服務平臺中建立集安全監管、預警、處置等功能于一體的專業模塊,完善低空公共安全監管機制。支持海寧市打造低空經濟城市安全底座模式。加強防御反制手段,依法打擊各種違規飛行行為,建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安全應急管理處置預案,納入突發公共安全事件應急管理體系。(責任單位:市公安局、市交通運輸局、市應急管理局、市數據局,海寧市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