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5月29日,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7年,廣州低空經濟整體規模達到1500億元左右。通航基礎設施和飛行環境明顯改善,以高端智能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成效,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明顯提升,低空領域技術創新水平全國領先。
以下是方案全文: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
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實施過程中遇到問題,請徑向市發展改革委反映。
廣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24年5月29日
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舉措,搶抓低空經濟發展戰略機遇,加快推動廣州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制定本實施方案?!?/span>
一、總體要求
(一)發展目標。
到2027年,廣州低空經濟整體規模達到1500億元左右。通航基礎設施和飛行環境明顯改善,以高端智能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取得成效,低空飛行服務保障能力明顯提升,低空領域技術創新水平全國領先?! ≈悄芎娇掌麂N售方面,向全球生產銷售“廣州造”的首臺飛行汽車,推動關聯的載人航空器、飛行汽車、貨運無人機、消費無人機、傳統直升飛機等航空器制造業實現產值規模超1100億元?! 〕鞘邢冗M空中交通商業運營方面,推動廣州成為國內首個載人飛行商業化運營城市,低空經濟跨境飛行、商務定制、短途客運、文旅消費、物流運輸、應急醫療、會展服務等關鍵運營服務領域的市場規模達到300億元。 低空基礎設施方面,建設廣州第一個跑道型通用機場,新建5個以上樞紐型垂直起降場、100個以上常態化使用起降點,低空基礎設施投資規模超100億元。
(二)工作原則?!?/span>
統籌布局,系統推進。充分發揮廣州經濟水平、國土空間、低空資源和產業基礎等各方面優勢,統籌推進低空制造和飛行運營雙鏈協同發展,系統推進體制機制創新、空域管理改革、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發展壯大,不斷優化服務保障,提升管理效能,促進廣州低空經濟健康有序和高效快速發展?! ⊥怀鲋攸c,創新發展。聚焦低空產業強鏈補鏈,以無人機和新型垂直起降航空器研發制造為低空制造業重點,大力推動產業規模整體壯大。以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公共服務為低空飛行運營重點,協調推進社會航空消費服務業發展,實現低空飛行總量逐年穩步提升?! 》婪讹L險,安全發展。貫徹落實國家關于低空安全的相關政策,嚴格遵循低空安全法律法規和制度標準要求。堅持低空經濟和低空安全同步建設、統籌發展。以系統化、整體化安全觀構建管理科學、技術先進、綜合防御、積極防范的低空經濟安全保障體系。
二、重點工作任務
(一)加強統籌規劃和協同推進。
1.統籌低空經濟頂層設計。編制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規劃、廣州市低空經濟發展實施方案、廣州市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等。組織完成通航機場、低空綜合保障基地及垂直起降點的布局規劃,制定低空智聯網建設規劃。(市發展改革委牽頭,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配合,以下均需各區人民政府配合,不再列出)
2.爭取上級部門支持。梳理需提請國家部委支持事項,加強與省級部門溝通協調,加強向中央空管委、中國民航局等部委的請示匯報。(市發展改革委、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牽頭,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配合)
3.在南沙推動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準入標準實施和應用。參與制定并推動實施海陸空全空間無人體系技術標準,研究制定無人系統接入城市建筑物的技術規范,探索空地一體化交通管理辦法,研究建設區域無人體系管理調度系統,參與統一的智能無人體系底層數據體系和開放服務應用平臺建設。(南沙區人民政府牽頭,市發展改革委、市政務服務和數據管理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交通運輸局按職責分工負責)
4.協助建立軍地民協同管理機制。加強與省空域管理、行業管理部門的溝通協調,向省發展改革委爭取建立軍隊、民航、地方政府協同管理機制和溝通協調機制。(市發展改革委、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牽頭,市委軍民融合辦、市公安局配合)
(二)夯實低空基礎設施建設。
5.建設低空飛行服務站。建設廣州A類低空飛行服務站,研究確定服務站職能定位、人員組成、運行模式,建立服務站與軍隊、民航空管運行機構常態化、機制化協同關系和工作流程。建設低空飛行服務與監管系統,為通航飛行活動提供飛行計劃、航空情報、航空氣象、應急救援、動態監控等管制服務,為飛行用戶和社會公眾提供低空飛行相關服務。(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牽頭,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交通運輸局、市發展改革委、市氣象局配合)
6.建設低空智聯網基礎設施。根據廣州市區域內低空飛行活動和低空空域、航線劃設的要求,在全市范圍內分階段推進北斗地面增強站、專用4G/5G通信基站、ADS-B基站、小型氣象觀測站等低空智能網聯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開發低空空域數字孿生模型,研發配套軟件設施,構建低空飛行監視數字化底座。突破低空空域資源精細化配給、運行間隔控制、飛行沖突自主避障、噪音控制等關鍵核心技術,實現市域低空飛行通訊、導航、監視能力全覆蓋。(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市發展改革委、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按職責分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