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 · 融合 · 服務 · 創新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把戰斗力標準貫徹到全軍各項建設和工作之中。這是我們在工作指導上需要把握的一個帶全局性、方向性的問題?!痹谕苿榆娒袢诤仙疃劝l展的進程中,也必須堅決貫徹戰斗力標準,把提高軍隊戰斗力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持續拓展和深化軍事斗爭準備。
以國家核心安全需求為導向
牢固確立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科學理念
國家安全是國家生存和發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前提。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重要內容??傮w國家安全觀是清晰深邃的安全判斷、中國特色的安全道路、統籌發展的安全理念的有機統一,貫徹這一重大戰略思想,必須著眼國家核心安全需求,聚力強軍打贏,強化科學發展理念,持續走好中國特色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寬廣之路。
強化“戰斗力”意識。戰斗力標準是軍隊建設的唯一的根本的標準。那么,衡量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根本標準又是什么?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是順應當今世界社會發展和軍事變革潮流的產物,不但服務于經濟社會,更重要的是必須服務于國防和軍隊建設。軍民融合發展的質效如何,其最終落腳點要看在軍地資源雙向互動、互促的過程中,軍隊戰斗力建設是否得以促進,也就是軍隊戰斗力生成模式在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是否加快轉變,戰斗力是否得到快速提升。因此,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絕不是簡單地促進軍民共贏,而是要在更廣范圍、更高層次、更深程度上推進軍民融合,通過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找準生產力和戰斗力的最佳契合點,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進而增強國家戰爭潛力和國防實力,促進軍隊戰斗力有效提升,為國家綜合安全提供基本保障。
強化“安全力”意識。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既是緊緊圍繞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這一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的重要舉措,又是維護我國國家綜合安全的有效手段。當前,我國安全與發展面臨著新形勢新挑戰,軍民融合深度發展所涉及的國家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可以說,沒有包括軍事安全在內的集政治安全、國土安全、經濟安全、文化安全、社會安全、科技安全、網絡安全、信息安全、生態安全、資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體的國家安全體系作為支撐,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之路就會失去屏障,軍民雙向交流以促進軍隊戰斗力建設就會變成空中樓閣。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必須充分考慮市場與戰場雙向需求、生產力與戰斗力雙力提升中的風險因素,實現安全力同步提升。
強化“法治力”意識。法規是一切建設的根本保證。持續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其中一個最為關鍵的因素就是各項舉措必須行之有法、改之有據。當今社會,軍民融合深度發展必然呈現涉及主體多元化,協同層次多級化,協調內容廣泛化的突出特點,其歷史進程既是我國全面深化改革時期利益交織碰撞的矛盾多發期,也是國防和軍隊建設調整改革面臨難得“機遇窗口”的攻堅期。在“緊緊圍繞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仍然依賴于政府干預、行政命令,甚至不等價補償等計劃經濟手段,勢必會制約市場經濟條件下軍民融合發展對于推動軍隊戰斗力建設的強大促進作用。中央特別強調依法治國,正說明了強化“法治力”觀念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因此,必須增強法規制度執行力,依法實現軍事與經濟二者資源配置機制的有機融合,堅決杜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依據戰斗力標準推動軍軍事資源運作、配置機制的變革。
以軍事戰略指導為根本遵循
著力破解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難題
“戰略指導是否正確,直接關系戰爭勝負?!毙碌臍v史時期,我國將積極防御戰略方針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核心是增強軍事戰略指導的進取性和主動性,要求是打贏一場信息化海上局部戰爭,控制一場邊境危機,同時應對多個方向的連鎖反應。適應我軍新時期戰略方針調整,必須從國情軍情出發,在主動適應中謀求戰斗力發展,在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中破解一切制約軍隊戰斗力生成的矛盾難題。
破解體制機制難題。著眼國防和軍隊建設促進經濟建設,經濟建設貫徹國防和軍隊需求,促進戰斗力生成模式轉變,提高軍隊戰斗力,進一步理順體制,建立由黨中央和國務院領導掛帥、軍隊和社會多方參與的軍民融合發展領導管理體制,負責全國全軍的軍民融合工作,統一制定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戰略措施。建立軍民融合軍地協調領導小組,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讓一切有利于實現融合共享、“雙力”提升的辦法競相涌現,向關鍵領域聚焦,向互利雙贏聚力,向信息建設聚合,使需求對接機制更加順暢。